“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2-03 21:11姜建秀��
考试周刊 2017年9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姜建秀��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拥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信息传播优势。并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例,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的教育和引导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互联网+”不仅是互联网思维创新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新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得到广泛应用,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均被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初步构筑起各具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其中,尤以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最为活跃,因其除具有强大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兼备微信支付、城市服务等众多优势,不但对人们日常沟通的方式产生了有利影响,而且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从而推动了“微时代”的来临,所以用户近些年迅速激增,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款自媒体应用软件。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而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高校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弘扬马克思主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在“微时代”背景下,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所以,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微信平台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促进新时期背景下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了解新媒体的重要作用,而且要积极学习这些新工具的使用方法,深层次地走进并了解学生,从而掌握他们的思想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重要思想工作,在当前环境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其中,微信在高校校园的高度融入,显得尤为突出。微信的信息量之大、影响力之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测。大学生的思想积极活跃但对所接收信息的辨别能力明显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被用心不良者所利用。我们在看到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利影响的同时,更要学会去借助微信的重要影响作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网络生活的有效融合。可见,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一旦使用不当或管控不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微信工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至关重要。

一、 微信应用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一) 教育环境增加参与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通过信息推送、评论互动等开放的信息沟通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学生来开展,这样学生将可以真正实现互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收教师传授的信息。并且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通过关注平台来获取信息,而这种关注同时也是一种互动,关注者在接收信息后还可转发或评论,大大增强了教育的互动性。同时,推送内容的及时性、形式多样性,都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兴趣。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更加独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也必将得以提高。

(二) 教育信息传达便捷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面对面的口口相传模式进行交流,形式老旧、效率低下。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并能直接将原文传达给学生,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与失真。与此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传播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解答,突破了师生之间常规交流方式的限制,还能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度。

(三) 教育内容实现隐育性

微信是现代大学进行信息了解和思想交流常用的工具平台,通过它,便可实现信息、思想的及时分享,并辅以漫画、动画、视频短片等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加工,更是可以用轻松、直白的“微语言”讲一些大道理,进而让纯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接地气”,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突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课堂的有力互补,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 当前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分析

(一) 微信依赖过高弱化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微信除其丰富多样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跨平台服务的功能。其中又以强大的微信支付功能最为突出,通过微信支付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整个过程简便流畅。所以微信正在以诸多方面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他们也过分地依赖微信进行沟通交流,因而必将减少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发大学生产生孤僻、冷漠、情感缺乏、表达能力差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屏社交”都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开始弱化,进而导致社交能力越来越差。

(二) 微信内容冗杂考验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新媒体的大众性、开放性、共享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创设的信息壁垒,微信是当前时代一种最为热门的通信方法,不但信息内容繁多,而且信息推送及时、便捷。其信息内容的冗杂不乏会存在一些消极腐朽、低俗负面信息,加上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成型期,道德信息和意志力都较为薄弱,缺乏对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会造成对正确价值取向的弱化,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是陷入价值误区,更有甚者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endprint

(三) 微信過度使用消耗大学生的精力

据《指尖上的网民》在2014年的最新统计,中国网民中,20%的人每天查看100次手机;23%的人生活没有手机会心慌;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看微信。所以,作为使用微信最多的群体,大学生们一天中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在玩微信,无论是课上课下、走路、聚会还是休息、睡觉时间,只要有点时间便使用微信进行浏览。如今大学生沉迷于微信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不分时间和地点来刷微信朋友圈的低头族在大学生人群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认真听课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人越来越少,课堂氛围和校园风气越来越差,直接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

三、 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结合上述对微信的分析,我们可以推及“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面对被网络重重包围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审视网络,宽容接纳网络中的大学生。保持高姿态、俯下身形来,主动到虚拟世界中听取大学生心声,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还要主动学习网络语言、了解网络焦点动向,要能听懂学生说的话、更要让学生能听懂自己的话。

建设使用好各种网络平台,除微信以外如QQ、微博、各种论坛、网络社区、微视频、微电影等。可以建立自己的“微阵地”,也可鼓励培养优秀学生“替我发声”,在信息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拨乱反正,竖起一股正义直言的网络清流,以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更应借助网络优势,发挥微信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进行深层次、多角度探索,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进而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千波.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径[N].新华日报,2015-04-17(005).

[2]高雪依,申圆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信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7,(01).

[3]姜显微.利用微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7).

[4]李伶俐.大学生“屏社交”依赖症的隐忧——基于“微信控”背后的人际交往异化及反思[J].今传媒,2015,23(11).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全文)[N].新华日报,2015-01-19.

作者简介:

姜建秀,天津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