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死抠字眼的新“机关病”

2018-02-03 16:34龚震
民主与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字眼人社局涉企

龚震

不久前,山西吕梁事业单位招录刚刚上演过“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的荒唐劇,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招录公务员又出现“中国史不是历史学”的情况。在媒体关注下,吕梁方面作了纠正,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表示“因专业设置和报名审核过于机械”向考生致歉。在江苏徐州,一名专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报考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并取得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后,却被该市人社局以专业非“中国语言文学”取消录用资格。经电话抗议、局长信箱、行政复议、司法诉讼后,目前案件尚未宣判。

其实,招聘专业与招生专业“打架”,白马非马的事例在各地并不少见,更多的人在报名阶段就被卡壳。表面上看,问题出在人社系统的专业目录与教育系统的目录未对接,有的将几个二级学科与一级学科并列,让人摸不清自己的专业是否在范围之内;有的是专业表述模糊,如“新闻”与“新闻学”,“法律”与“法学”。而在执行目录时,工作人员为了严格,不敢“差一个字”,对处于“上位”的国务院学位办目录视而不见。确实“差一个字”有可能就是两个专业领域的差别,但也很可能是同一专业的不同表述,如果是后者,执行者自以为“严格”,其实是“僵化”,苦的是报考者,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再有。

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设置专业门槛,本是为了提高职能部门效率,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有关部门在执行时想的不是当好伯乐,而是如何减少自己的“风险”,避免“出错”。这种凡事先看会不会危及自己的态度,死抠文本而不顾及实际情况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官僚主义作风。

在经济领域,死抠字眼的现象同样存在。有企业管理者说,感觉一些职能部门无形中有个“文件保护伞”,只要上边有一个笼统的文件,就会把文件当成不作为的借口。更有企业家调侃,“许多官员变成了文字工作者”。在经济执法过程中,死抠个字眼,可能就是对与错,罪与罚的差别,或许就会毁了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家。

今年3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通知》,自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涉企收费序列中包括取消“房屋转让手续费”。但是,江苏一些地方仍在收取居民的“房屋转让手续费”,理由是国家取消的是涉企收费,与个人无关。接到群众反映后,江苏省财政厅、物价局明确回应:“房屋转让手续费”作为收费项目已经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管涉及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再收取。

经历了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明目张胆的“吃拿卡要”等行为少了,死抠字眼、推诿责任成了一些部门不作为的突出表现。这种抠文件字眼,机械执行文件,不愿担当的机关作风,如果针对公民个人,轻则造成办事痛苦不堪,重则让人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针对企业,会制造不友好的营商环境,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把死扣字眼当成为官不为的掩饰,最终会导致政府部门丧失公信力,对此必须予以警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权力用谦卑的态度回应民众诉求,转变职能部门的作风。

(作者为苏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社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字眼人社局涉企
国资委要求行业协会加强涉企收费清理整治
抓字眼 搭平台 重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剔除口头禅
人社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古田县人社局针对库区移民开展艺术化妆师职业技能鉴定
一个小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