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华土壤专家的大视野

2018-02-03 16:24周立新
民主与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泰州果农土壤

周立新

江苏省泰州市金三盟生态园内,数百棵碧根果树就要迎来一年里的最高待遇——施肥。这一片碧根果园原本是农民的耕地,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当地政府协同相关专家,经过仔细调研、走访,最后决定走土地流转路线,并选定发展碧根果种植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从初期的调研立项,到现在园区建设,以及选苗、栽种、施肥指导,等等,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付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董元华。

园区内的技术员老袁和董元华已经是老相识了,一见面,简单的寒暄过后,他拉着董元华去看碧根果苗,上次董元华过来的时候,给几颗果树诊了“病”,开了药方,现在老袁急着要让董元华看结果。果苗恢复得不错,老袁忙不迭地说:“看这叶子,变得油绿,树皮也光滑了很多,长得真不错!”老袁激动的神情,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初冬,正是给果树施肥的时候,老袁接下来要向董元华请教施肥的问题,距离树根多远,挖多深的沟,用什么肥料等。董元华讲普通话,老袁操着一口外地人很难听懂的泰州话,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地交流着。

这是记者现场采访时见到的一个情景。

类似的情景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董元华告诉记者,有一次在甘肃天水参加“九三专家工作站”活动,日程上的安排是和农民见面座谈后回城里吃晚饭。不曾想,果农在拖拉机上打出“欢迎九三学社专家”的横幅,用拖拉机把董元华接到了山上。那时已是冬季,山里刚刚下过一场雪,虽然天已放晴,但寒风依然刺骨,董元华与农民的“座谈会”就在山上的果园里开始了。根据果树的长势,董元华准确指出果农往年是如何施肥的,其中存在什么问题,讲解施肥与果树长势之间的关系,他现场挖开土壤,讲解根系分布与施肥及树势的关系,指导果农如何合理施肥。一个案例下来,果农们脑洞大开,无不心服口服。大家都拉着他去看自家的地,一家走完再去下一家,他坐在拖拉机上,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天渐渐黑了,果农们意犹未尽,扯着董元华的胳膊不想放他走,非要请他到家里吃饭。看着农民们朴实而又期盼的眼神,董元华心软了,“那就一起去村长家吃面条吧。”果农们开心地簇拥着董元华来到村长家,围坐在火炉旁,你一言我一句,继续聊果园管理与施肥问题。此刻的董元华坐在板凳上,手里端着农民家里的大号面碗,像农民一样大口吃面,一屋子人的心就在这面条升腾起的热气中,温暖地融在了一起。村长说,他家今晚像过年一样热闹,真的好開心。晚上八点多,董元华要回城了,果农们一直把他送到村口,依依惜别。

这一次经历,董元华被感动了。果农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渴求与尊重,让董元华深感责任之重大,也更坚定了他继续深入一线的决心。从事土壤工作近30年,董元华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几近所有省市的农村。与董元华接触过的农民都说他没有架子。董元华说,只要农民需要,我就要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不计任何报酬。

心念之白衣天使,行为之医治土壤

董元华高考时填写的第一志愿是医科大学,他的理想是当医生。命运弄人,只是因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后一个志愿填写了华中农学院,结果虽然他的成绩远超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最终却被农学院录取。在那个很少有人报考农学院的年代,志愿里有“农”字就会被优先录取,董元华的“医生梦”破灭了。

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董元华被免试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后来读博士,出国进修,如今已经是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一路走来,也许是心中的执念,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兜兜转转之后,董元华竟然在科学研究中做起了“医生”,只是这一次他的行医对象是土壤。都是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殊途同归,董元华满意于人生的另一种圆满。

给土壤看病,土壤有什么病?怎么治?怎样才算治好?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董元华再一次提出,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活”系统,土壤是一个“类生命体”。如果放到显微镜下逐级放大,其微观世界里的复杂程度和我们的宇宙一样。所以,研究土壤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董元华的眼里,土壤是有生命的,它是构成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土壤有它自己的语言,作物的表现就是其中一种,给土壤看病,就要从读懂土壤语言开始。董元华常说,我们对待土壤要像对待我们自己家的小孩一样。健康的土壤,具有持续维持其功能的能力,用科普语言表达就是能够生长出健康的作物,反之,土壤可能是“生病”了。目前,由于盲目施肥,土壤中养分平衡已被严重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发生退化,由此导致一系列土壤健康问题,引起作物不健康,进而可能影响我们人体健康。在担任原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时,他领衔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及第二、第三届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土壤健康研究。搞研究,是需要氛围的。

了解董元华的人都说,他给土壤看病,有点中医的味道,因为他总喜欢将“调理”这个词挂在嘴边,又三句话不离“平衡”。他的诊疗体系里,包含了很难讲清楚的逻辑因果关系,从确定的果反推是哪个因的作用,但实际上,可能更多的是若干个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果,这不是还原论或机械论能讲清楚的。董元华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调理土壤健康时自然而然地会采用整体论思维,还土壤以本原的状态,营造土壤生态环境的新平衡,虽然其中的作用原理有些还讲不清楚,但结果却是真的有效改善了土壤健康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对现有书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思辨。董元华多次在国内有关学术研讨会上作报告,呼吁加强土壤生态学方法论的研究,提出土壤健康的维护需要土壤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而方法论的改变是关键。董元华业余时间喜欢看科幻小说和武打小说,常常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样的思维习惯有助于他拓展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方法论等系列问题,这可能是他的研究视角常常有别于他人的原因。

“健植-调生-控病”绿色施肥生态调控技术体系,这是董元华及其团队“发明”的一套简易有效的新型土壤生态系统施肥技术,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该技术体系突破传统施肥仅考虑作物单一需求的做法,同时考虑有效满足作物需求和土壤生物需求,强调土壤生物在维持土壤健康中的作用,尤其是激发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力,通过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免疫能力,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有效抑制土壤连作病害,进而显著降低肥料和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0年来的实践检验表明,这项技术体系可以使农作物发病率从20%~80%以上降到10%以下,同时减少化肥、农药投入20%以上,在高效农业园区经济增效达到1000~5000元/亩以上。endprint

“农民是我的老师,大地是我的课堂”

从实验室研究到田间地头,虽然面对的都是土壤,但是场景的转换,却是不同的世界。这个新场景里,多了农民这至关重要的一环。董元华说,其实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老练,农民对他也不是那么信任。他诚恳地说,其实他的种植知识都是从农民那里学来的,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能讲不清其中的道理,但是知道怎么做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他就这里听点,那里学点,回来再结合自己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总结,把零散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不断深入农田一线的体验和实践中,董元华成了“大拿”。

长期的田间实践,董元华练就了一个绝活儿——用鞋跟蹬几下,磕开一点土壤,他就能准确说出这块地的主人以往如何施肥、果树的挂果情况如何、果实的口感怎么样。他什么都不用看,却可以三句话直中要害,讲农民听得懂的话,让农民口服心服。和董元华接触多了,农民自己也能讲出很多科学施肥的道道儿,比如,为什么要深挖沟施肥,因为施肥浅了树根扎不下去,一则容易受冻,二则根系不发达影响果树地上部分的生长,等等。让农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农民和董元华之间,就这样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土壤问题的专家,土壤之外的困惑

董元华常常希望先进的农业技术能让更多农民受益,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农民在狭隘的小农意识驱使下,自己受益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技术。徐州丰县的一个苹果园,这是董元华在当地选择的一家绿色施肥试验基地,经过一年的调整,退化的果树恢复了健康的长势,挂果数量、苹果大小也显著好于对照组,在董元华看来,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董元华问农户,试验效果如何?农民回答:“效果不怎么样。”董元华建议他尝尝苹果的口感,农民回答:“我从来不吃苹果。”无奈,董元华请来当地镇委书记,书记又约来县农委技术员和当地公认的果树种植能手,事实摆在眼前,大家现场测试苹果甜度,证明苹果品质和口感确实大有改善,现场评估测产,增产约30%以上,众果农纷纷提出希望参加试验。这时,这位说从不吃苹果的老农慌忙向书记解释,之前没说真话,一是害怕董老师收费,二是想自己的苹果独好,能卖个好价钱。董元华不奇怪这位农民的想法,因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曾经帮助调理过的草莓大棚,结果如出一辙。

有时候,董元华的建议也不全都被采纳。以采购碧根果苗为例,董元华建议农场主购买容器苗,理由是缓苗快、后劲足,但是容器苗贵,而且同样的树龄苗看起来比裸根苗小许多。农场主有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外观较好而且相对便宜的裸根苗。一年之后,容器苗后来居上发育良好,大多窜到2米多高,而裸根苗仅能比肩。事实面前,农场主常讲,当时如果能听董老师的建议就好了。

渐渐地,董元华开始理解,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是农民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个环节不能少。他开始感到,农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问题,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现在还无能为力,但他却从未放弃思考解决的途径。

态度决定结果,智慧制造机会

2016年6月27日,江苏省泰州市,一场隆重的签约仪式正在举行,缔结的三方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泰州市人民政府和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方将在泰州医药城共建大化所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以支撑泰州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计划里,还将推动泰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共建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同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共建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梦想,也是中国科学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主任董元华的梦想。

签约仪式上,时任大化所副所长的冯埃生说,大化所选择在泰州建立研究院是经过慎重考虑、反复协商之后做出的战略性选择。为了促成这一场签约,董元华准备了太多、太久,从一个想法到如今正式落地,两年来的心血与奔波,董元华只一句话概括:费了不少劲。

2013年,还在南京土壤所从事科研工作的董元华受命,出任中国科学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主任,负责中科院系统的成果在泰州转移转化工作。这是个不大的官,所有部门工作人员,加上他这个主任,一共10位,一年运营经费600万元。

“这里就是中科院驻泰州办事处,是中科院泰州方面军。”董元华喜欢这样调侃。说是这样说,但董元华心里明白,他代表了中科院,不能砸了中科院的牌子。爱人和孩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和他一起来到了泰州,他们笑称自己是吉普赛人。

如果说中科院大化所与泰州联手成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堆积起这块丰碑尚需要若干土石,而国家中医药资源动态监测苏中站的建设算是闪亮的一颗。泰州是全国最大的医药产业基地,在这里建立监测站,意义不言自明。因种种原因,原国家站系统建设中并没有在苏中地区建站的计划,为此,董元华提出先由中科院泰州中心出资建设,后申请主管部门验收审批的思路,并最终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批准。事儿真的不大,也没有费太多的周折,耗费的脑细胞甚至不及奔忙大化所一事的百分之一,但是却足以让董元华津津乐道很多遍。他的体会是,有些事情,只要你觉得有意义,就先去做,不用非等到有支持才去做,做好了自然会获得支持。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很多事情,大家看重的是你的态度。

董元华的态度就是:想做的事情,就要想办法做成。

中科院泰州中心所在办公楼的一层有一个小展厅,里面简单地展示了中心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很难想象,一个只有10人的小中心,何以能产生如此多的成果。董元华说,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功劳,这是泰州市各级政府和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泰州中心自建立以来长期积累的结果。如何将600万运营经费的蛋糕做大,如何将10个人的工作内容升级,董元华发动各区县力量,共同出资出力,钱多了,人也多了,可以做的事当然也就多了。有了更多的帮手,董元华也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大的事情。

董元华的心里一直都没有放弃他钟爱的土壤与大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有一天,农业的问题,他也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董元华说。endprint

董元华喜欢浏览科技新闻网站,喜欢听科技报告,有关无关的,完全不拘泥于专业限制。有一次他看Science上发表一篇论文,说通过电镜观测到水黾脚上的特殊分子结构,可以解释为什么水黾可以在水上快速划行,从而有利于开发新的仿生学材料。仿生学与土壤研究之间能够扯上什么关系呢?他想到藤类植物爬山虎。爬山虎的吸盘里是不是能发现点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解释爬山虎吸附在墙壁上的原因?一番实验研究之后,没获得什么突破性成果,倒是利用爬山虎材料,研究出来一种能够吸附水体中氨氮的吸附剂,率先在国际上发表了论文,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各学科之间的路是相通的,有时候跨度可以大一点。

董元华对泰州中心的同事们有一个要求,即不断学习、锻炼一种能力,看到一项新技术,马上就能意识到这项新技术以后会对某一领域的产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要训练这样一种判断力。董元华说,这个要求不高,就看平常是不是有心人。他也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像海绵一样,让自己时刻处于接收的状态,吸纳各方面的知识,哪怕和专业相差很远,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脑子里的东西多了,就能够产生多元的思想,知识点多了,从点到面的机会就增加。董元华的经验,已经在他自己的身上得到驗证,这也是他从学术一线转战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领域而毫不费力的法宝。以发散的思维,周密的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挥多方优势,去完成一件事情,董元华把这归结为自己的一大特点。

做有意义的事,才能活得精彩

从土壤专家到产学研成果转化的行家,董元华说,道不同,但理相通,到底怎么相通,似乎不好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是相同的。

在实践中,他发现土壤利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引发了土壤中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而往往我们对待土壤有关问题的态度和理论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水平。显然,给出的方法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面对这一现状,董元华发现,目前土壤学的研究方法,取样本,测成分,收集数据,发论文可行,但是对于指导土壤健康的维护确实还有欠缺。他理解,目前年轻人的成长还离不开就论文而论文的模式,但是他也提醒年轻人,脑子里还要适当想一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这也许是对未来更有意义的事。

董元华出生于农村,从大山深处里走出来的汉子,却有着海一般宽广的胸怀,为人厚道、大气、有才华、有担当,这是妻子对董元华的评价。面对妻子的褒奖,董元华迅速回应,军功章里,妻子的功劳占七成。自从孩子出生以后,董元华的妻子就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家庭,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在妻子看来,只有家庭稳定,男人的心才能定,也才能干事。她就是要照顾好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专心于科研,专注于事业,潜心于学问。这大概也是董元华的成功秘诀之一吧。

董元华说,他原本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就因为有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也有那么一点想法和智慧,做成了一些小事,增加了一些信心,然后就慢慢地开始有了越来越大胆的想法。不过,他依然觉得,他只是那坐在帷帐中出点主意的人,可谓之“参谋长”;而他对于他在泰州的工作,也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而已,责任心使然,不足挂齿。

从科研到科研管理,中科院给了他成长的机会,也给了他成长的空间,他感恩于外界的恩赐,也感恩于自己的努力。世界很大,路还很长,未来在脚下,希望就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远方。

(作者为本刊记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州果农土壤
基于Logit-ISM模型的果农电商参与行为研究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果农之梦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苹果树一生都在做减法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偷摘葡萄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