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的培养

2018-02-03 11:46李永红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幼儿

李永红

摘 要:教师的真心、爱心及关心是幼儿良好情感培养的润滑剂和调解剂,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与物质教育环境,在日常的生活与教育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保持良好的情感。

关键词:幼儿;社会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20

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就告诉我们,情感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积极的定位、维持、调节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应重视情感体验教学。幼儿的情感极为丰富,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外露,所有的真实情感都会直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地引导,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良好情感的体验,并且促进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发展。

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注重自身的行为、言语的榜样作用,从教师做起,让爱感染幼儿,全园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我们常听幼儿在同伴面前炫耀:“老师对我笑了”“老师摸了我的头”“老师抱了我呢”等,由此可见,教师积极的表情和身体动作可以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融洽师幼关系。教师的关心、信任、支持让幼儿有被接纳、被承认的快乐体验,这是激发幼儿自信心的动力。幼儿有了自信心,就会主动与成人与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语言的丰富性、连贯性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与物质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孩子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情境性,积极愉悦的情感产生于轻松快速的环境中。创造一个自由欢乐、舒适放松的心理环境和具有探索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物质环境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使得幼儿更加活泼聪慧。

教室是幼儿每天进行学习、活动、休息的集中场所,其环境布置的好坏,对于幼儿情感和情绪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例如,春天来了,可以让幼儿开展主题为“春天的小礼物”的手工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出许多的柳条、花草等张贴在教室的每个区域内,让幼儿在充满着春天气息的环境中获得成就感,自然就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进行日常的各种活动。同时,在教室的植物角区域内,让幼儿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每天给植物浇水和晒太阳,并且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不仅能够绿化教室内的环境,而且能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加强幼儿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三、活动中以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极为容易受到身边的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易哭、易闹、易兴奋,而且情緒变化得极为快速,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情绪开展每天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每天早上幼儿入园的时候,教师微笑着和小朋友打招呼,让幼儿能够正面回应教师,并且对教师产生好感,同时以愉悦的心情走入班级中。这种方式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效果尤其显著,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有效地缓解了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恐惧和哭闹的情绪,让他们能够一进入幼儿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集体环境中,并且产生快乐的情绪。

同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觉得教师忽视他、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没有按照他的想法来做等等方面,都可能会让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班级中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要用爱心、真心、耐心去疼爱与呵护他们,在他们被欺负时,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调解和安慰,不能一味地批评谁对谁错,要善于运用技巧来避免幼儿产生消极的情感,如“豆豆的本事真大,能够用积木拼出这么多漂亮的模型,但是你把瑶瑶的积木抢走当做是自己的玩具,这样做有没有礼貌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样,不仅避免了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还能让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恢复良好的同伴关系。

如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教育时间。幼儿园的孩子小,讲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我们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讲感恩父母、关爱他人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的不易,行为上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向他们祝贺;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爸妈下班回家,给爸妈拿拖鞋、倒水、捶背等。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心父母,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四、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的交流和体验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在幼儿的性格特征形成及情感体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就能毫无拘束地交流与玩耍。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幼儿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选择儿歌、故事、绘本等对幼儿进行正面的引导,还能通过开展各项幼儿活动,如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一起分享,共同完成歌舞的表演、手工的制作、角色的扮演等等,不仅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与快乐,而且也有效地培养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让幼儿分角色扮演,并且启发“爸爸妈妈”要如何关心与呵护自己的孩子,如何有礼貌地接待客人,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到相互关心的美妙情感,学会要有礼貌待人的态度。如在大班开展“民间艺术手工”主题活动时,幼儿们都在手忙脚乱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可欣怡小朋友却望着别人,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旁边的天宇小朋友已经完成了制作,于是就对欣怡说:“我们一起来做,好不好?”于是,教师对于他们的这种互相帮助的行为进行大力表扬,要鼓励全班的小朋友们都向他们学习,使得幼儿们学会了团结合作、主动分享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浅谈幼儿情感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2] 毕晓玲.谈幼儿情感教育与培养[J].才智,201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