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2018-02-03 11:30施文晶
考试周刊 2017年89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教学

摘要:数学能够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某种程度上数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地位较高。学好这一门学科,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具备较高的实践水平。所以数学教学方法的选用十分重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进度,这样才能帮助提升教学效率。就初中生而言,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法;策略

一、 引言

从古至今,数学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一直得到广大教学者及其他主体的关注。所以必须从教学工作的开展入手,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承袭旧的教育理念以及方式。初中阶段也是一个学生学业生涯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能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再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如下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有助于实际教学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

二、 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教学情景

数学不是独立于生活而高高在上存在的,同时也不是枯燥的纯理论式学科。它不仅是人们从生产、生活中实践、总结而得的理性经验,同时也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习这一学科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能力的提升,更多的则是发掘其与我们生活的内在联系,使其可以反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所以,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导学生走入其预设的情景,再引导学生发掘这一情景与数学学习的关系。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也可以避免学生对于理论、公式的简单套用,实现其思维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同步提升。

我们以《中心对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节课涉及了多种方式的图形转化。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剪纸的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剪纸”这一实例,了解到有关“中心对称”以及“对称中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并进行一定的交流与分享。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于三角板、直尺、剪刀、纸张等工具,自行探究不同中心对称图形的转化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普遍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其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的教学气氛十分高涨。

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绝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的局面,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尤其是教学进度的把控,必须以学生的整体水平为标准来控制,避免“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而处于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最主要的就是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去学,去思考。

我们以“有理数乘方”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初中生对于新的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而且他们普遍喜欢游戏这一形式。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24点”的趣味游戏。具体来说,就是要借助于随机抽取的四张牌,然后合理选用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方式,最终得到数字24。教师则负责计时,看看哪组用时最少。这一游戏规则简单但又不乏趣味,学生们普遍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借助于三张“3”,能否构成“24点”呢。有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立马反应到要用有关乘方运算的数学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数学知识,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游戲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四、 重视学生间合作的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就初中生而言,他们很难独自一人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价值。集体合作,可以营造出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会感到“势单力薄”。虽然让学生组成小组,但老师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应落实“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实现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并且不同小组的学习水平大致相同。这样一来,优秀学生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小组中所有成员的进步。

我们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总人数,安排各个小组的人数。然后为每个小组发放两个“圆”的教具,让学生去自行探究圆与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系。任务下放后,各个小组立刻投入到了实践。有的同学负责“圆”的摆放,有的同学负责情况的记录。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他们分别总结出了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并且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动价值。这种自主合作模式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尴尬局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引导其通过实践来获取真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度,老师更容易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对团队力量的认识。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感兴趣了,才愿意主动去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是互相作用的一对关系。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基础。所以教学工作者的目标不应是培养会考试的学生,而是会思考的学生。这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马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启迪问题[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2.

[2]杨志芳.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00.

[3]郑琳欣.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J].才智,2010,(24):102.

[4]张会芬.浅谈初中数学目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J].新课程(教研),2010,(01):208.

作者简介:

施文晶,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策略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