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 李卜军
(长江航运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北 武汉 430015)
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数量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呈现负氮平衡,引起免疫能力的降低、贫血以及创面愈合缓慢等不良反应,因此,早期营养支持对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1]。若患者的胃肠功能正常应该首选肠内营养,操作简便,经济实惠,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既可以补充患者营养需要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情况。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以下是本次报告。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19~63岁,平均年龄(43.2±2.7)岁,均在受伤后1d内入院治疗。所有患者经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肠内营养,所有患者入院后1d所有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插入胃管,观察组在插管前30min给患者肌内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并采用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后再送管25cm,管道外端悬空约为40cm并妥善固定,1d后给患者进行X线腹部拍片,确定管端位置,若管端在胃腔内,可利用胃镜将其插入空肠。所有患者入院后1d进行鼻饲,第一天鼻饲剂量为500ml,逐渐增加剂量第三天为1500ml,然后维持在每天1500ml,24h给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进行静脉滴注,回抽胃肠内的液体,每天6次,并采用pH试纸对液体进行检测,便于确定管道位置。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良好:患者生活恢复正常,存在轻度缺陷;轻度残疾:可在帮助下工作并独立生活;重度残疾: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意识清醒;植物生存:患者仅有最小反应;死亡,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发症。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的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采用(±s)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t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n)
观察组患者发生反流的患者18例(36.0%),对照组患者发生反流的患者2例(4.0%),相比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意识、运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是因为颅内压的升高以及下丘脑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使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造成营养缺乏[2]。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头痛、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在于紧急急救、纠正休克、彻底清创以及抗感染的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证明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鼻空肠管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同时肠内营养采用鼻空肠管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尤其是反流症状,本文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发生反流的患者18例(36.0%),对照组患者发生反流的患者2例(4.0%),相比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采用鼻空肠管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补给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5]。
[1]廖圣芳,陈汉民,张义王等.鼻空肠管营养加鼻胃管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胃瘫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3):39-43.
[2]朱华美,吴蒙,木冬妹等.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为主的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0(34):110-111,114.
[3]闫卓.两种肠内营养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6,16(11):1363-1364.
[4]喻滔涛.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18):130-131.
[5]赵淑兰,赵莉.鼻胃管与螺旋型鼻肠管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6,4(2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