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创新 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2018-02-01 05:27张冬分
财会学习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创新

张冬分

摘要:本文基于党和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与审计资源不匹配、对审计机关的新要求与审计监督广度深度不足等审计现状,探索创新审计理念,通过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运用三级联审、审计对象分类和内部审计等方式方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调查、专项审计、行业审计等融合审计,以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關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针对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完善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审计的高度信任,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审计、大胆监督、敢于履责,充分发挥好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胡泽君审计长近期对国家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各级国家审计机关要坚持创新审计理念,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等技术方法,组织全区审计机关进一步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全覆盖。

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响应党中央审计全覆盖号召,把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融合审计资源、实施精准审计积累实践经验。

一、目前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一是审计新常态新要求与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匹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运用大数据已逐步成为常态,但是基层审计机关相关的专业人才欠缺。

二是审计项目的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审计计划性不强,特别是政府换届期间,离任审计项目短期内急剧增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在“逢离必审”模式下,审计对象离任是都做全面审计,均衡用力有时会导致审计重点不突出、质效不高。上下级审计机关重复立项,个别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项目内容重叠,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三是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同类型审计项目缺乏融合,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零散,提出的审计建议不能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难以推动审计结果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审计理念固化,对于每年开展的审计项目,审计思路固化,参照以前年度审计产生的问题去做审计方案,缺乏创新。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

(一)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统筹审计计划,整合审计资源

(1)推进三级联审制度。坚持全区(县)审计局一盘棋,把区(县)管干部、内管干部和村(社区)集体经济负责人纳入全区(市、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从全区(县)层面出台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意见、工作规划、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制度,结合干部监督管理需要和审计工作实际,科学规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整体布局、统筹安排,构建纵横贯通、全面覆盖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网络体系。将项目的决策者、执行者、资金的使用者作为一条线,对项目全过程开展审计,以国家审计集中分析、内部审计分散核查的审计思路,有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2)推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制定比较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和离任经济责任交接事项管理办法,全面推行Ⅰ、Ⅱ、Ⅲ分类管理,确保实行对重点对象三年轮审一次、对其他对象任职期间审计一次。Ⅰ类对象应采取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审计力量进行重点监督审计。例如区市、开发区、镇级开发建设管理机构,以及掌握大量资金、资产、资源的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Ⅱ类对象应采取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相结合监督审计。例如镇属平台及镇属企业负责人、村居(社区)集体经济负责人以及区市(开发区)直属部门任正职区管干部领导等。Ⅲ类对象,原则上以离任审计交接为主,一旦发现问题线索再转入全面审计。主要是那些在财政集中核算的经济活动较少又无下属单位的部门。(3)构建内部审计大格局。201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是推进审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更好发挥作用的新契机、新平台。一是构建大审计格局,搭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平台,开展上下联动审计,打造审计事业发展“共同体”,做到更新理念“同频”,谋划部署“同步”,审计执行“同质”,履行尽责“同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二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且已纠正的问题不再审计报告中反映,以此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拓展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1)融合预算执行调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调查”相结合,按类别批量审计。对经济体量小的单位,实行分类切块,可采用每年重点关注一到两个类别,在预算执行审计调查中注入经济责任审计的理念。(2)融合专项审计,划分重点、非重点领域,按领域分别审计。对一些重点领域,适当提高审计频率,可每年安排一到两个领域,围绕重大政策制定落实、重大专项资金制定落实、重大资金分配,分批次轮审。(3)融合行业部门审计,开展行业管理审计,按系统纵深审计。对于如交通、教育、人社等下属单位较多的行业,本级管理规范,但对下属单位监督管理相对薄弱,审计机关可以有意识的加大对行业主管部门的审计频率,从行业系统角度进行全方位审计。(4)融合前后多任领导,建立审计对象信息库,按轮审频次审计。基层部分单位负责人调整频繁,逢离必审极不现实,而长期以离任交接替代正式审计又存在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可尝试依据单位的轮审频次,已审计间隔时间长短衡量,对3年以内所有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同步经济责任审计。(5)融合监督合力,以“国家审计+巡查监督”的组合方式,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大格局。坚持经济责任审计联动协调机制,与巡查等各项监督融合互动,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总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

(三)强化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突出创新思维

(1)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将以经济责任审计从以离任审计为主转变为以任中审计为主、离任审计为辅。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实施任中审计,不但能够及时为干部增强履职经济责任意识,同时可以有效缓解领导干部离任时审计项目扎堆,任务大压力重,影响审计质量的问题。(2)组建数据信息平台,坚持科技强审。基层审计机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坚持科技强审,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的审计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审计项目结果数据资料库,加强审计成果归纳总结,及时总结审计项目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统一、全面、系统数据规划,使数据平台在数据资源的累积、有效、完整上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需求。(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培养并引进兼具审计专业能力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大数据审计发展要求。

三、强化审计监督在党政廉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权利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1)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要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2)深化审计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3)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

参考文献:

[1]王树芳.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J].中国审计,2017 (11).

[2]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N].人民日报,2018-6-21.

[3]曾思.基层审计机关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三级联审”的实践[J].中国审计,2017 (9).

[4]俞金华.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模式探索[J].中国审计,2018 (14).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创新
什么是四个监督?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