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18-02-01 19:03张梦丽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张梦丽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重要论述简明扼要的阐释了在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統文化内涵,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其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梳理如何在有5000多文明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文化自信,总结并创新如何在高校中推广普及文化教育,使其在新时代彰显新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高校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观点,深化认识,这也代表了我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华夏文明自信的态度以及立场。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继承、弘扬和创新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句话在点明了当今全球文化碰撞交流大背景的同时,也彰显了我们5000年文化沉淀的实力所在——打造专属于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骨气与底蕴,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资源。在当今时代,全球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如何彰显本民族文化魅力,提升人民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认可是工作的重点。而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摸索、深刻反思,奋勇前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影响力,因此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中国梦的缔造者,我们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为己任,助力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浪潮下不断拼搏,奋勇前进。

2、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效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只有大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民族之魂,才能更好地实现祖国富强、社会进步。也就是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源不断的滋养,也只有用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路标,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向未来前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1、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作为我国文化的体现者、承担者、宣传者、创造者,当代大学生理所当然的承担着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实现者和创造者,只有最大程度地掌握我国传统文化,内化吸收其精华,才能更大地加快中国文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深远。

2、当前背景下部分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例如,缺乏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认可感。原因之一是当代青年生长在和平年代,对民族精神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之继承和弘扬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给部分同学造成了“太平无忧”的错觉。还有部分同学虽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由于其过于空洞,缺乏具体行动,这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还比较缺乏,进入社会以后,对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仍显迷茫。

3、能助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尽快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个人文化底蕴,在遇到挫折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相结合才是体现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方式,才是落实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三、使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更加多样化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潜移默化中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其心理成长具有极其特殊的深刻意义,因此如何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灵,从而帮助其树立起文化自信是高校教育的重大板块。

第一,不断优化和加强人文学科教育平台建设。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全面化,除去专业化技能之外,对人才的非学术技能更为看重。尤其是作为理工科院校,充分挖掘、梳理和优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重点扶持开展传统文化理论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更为重要。

第二,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工作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线,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我校充分发挥满学院现有博士、教授、博导的优势,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学生素质带动提升。此外,可通过组织文化交流讲座、教师学术沙龙和为老师设立选修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最直接的好榜样,,实现为人和为学的有机结合。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扩大文化教育的受众面。除去上述网络课程教育平台之外,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性强、互动性高,内容更加生动和新颖的创新活动。我校每年举办大学生V+电影节,通过鼓励大学生拍摄“传统文化主题微电影”,并通过“微电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做到传承中创新,一改传统班会一言堂式的灌输教育方式,让同学们亲身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传统文化弘扬与教育的效果。

第四,成立传统文化宣讲团。从学校到学院到学生队伍,成立多层次教育团队,以社科学院专业为主导,带领学生团队,用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小事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为年轻学生宣讲传统文化精髓,通过了解学生诉求,开展学生最想了解的文化专题活动,实现宣讲和活动相结合,由宣讲团的牵引学习,通过宣讲团的指导与引领,带领全校师生不断强化意识、提升兴趣,更好的促进人文校园的建设。

第五,集思广益,不断开展思想文化内涵性强的文体活动。如我校团委开展的高雅文化进校园、明家讲师进校园、周末文化艺术讲坛等系列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的革命传统文件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等等都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的力量,都直接关系“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钻研大学生素质教育,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魅力,高校教育要立足于实际,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教育中,助力学生实现全面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萌,张立成.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

[2]孙正林. 主题推进式教育: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 高校辅导员,2012,(04):3-6+41.

[3]李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6.

[4]孙正林. 孙正林.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8):15-18.

[5]邓浩迪,冯君颢.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现代交际,:1(2017-09-28).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