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鉴定标准与方法研究

2018-02-01 15:53马健徐慧信马秋凤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家庭

马健+徐慧信+马秋凤

摘要:在我国,不断完善的高校招生制度下,学校的规模在进一步地扩大,对学生的收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贫困生的人员数量也随之加剧。为了帮助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业能够顺利完成,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早在2007年就已经颁布了《贫苦高校生认定指导意见》,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的帮扶政策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此外,国家设立的国家级奖学金和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已经达到了8000元和5000元,帮扶力度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众多高校还未有对贫困生进行认定的相关科学方法,相关的教师在贫困认定工作中有诸多的困难。由此可见,科学的、合理的以及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方法的探索,是每一个高校进行资金帮扶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此过程中存在:各方面诚信的缺失,学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学生强烈的虚荣心,以及不公平的认定结果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贫困鉴定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国策的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育事业磅礴发展。然而,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953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182万人(特别困难学生约7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9%(特困生占8%)。全国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金额为70.227亿元,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经费支出的5.03%。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是解决“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成本分担”矛盾的根本途径,更关系到全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

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和效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存在贫困生标准的不确定,贫困生难以界定的问题,导致有限的资源被摊薄,这给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真正的贫困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资助的实效比大打折扣。如何科学合理的确认贫困生认定标准,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低成本高效筛选的标准体系,提高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各高校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论文围绕题目“贫困大学生鉴定标准”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与之相关的重点问题,切实了解当前贫困大学生鉴定的现状,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鉴定标准的全面方法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贫困大学生鉴定这一问题的看法等。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 接受高等教育是贫困家庭学生向社会上层流动、改变贫困现状的最主要、最便捷、最合理甚至是唯一的渠道。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普遍希望通过子女上大学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但是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招生和缴费上学后,每年七八千元的学费远远超过了这些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他们因家庭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面对未来迷茫悲观,由此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和改革的不满,在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调查显示,近20%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殊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态度。同时,贫困大学生问题会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2、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全面解决好贫困大学生问题,可以很好的缓解办学经费的压力,把有限的经费更多的运用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其次,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靠学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高度困窘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非健康状况,势必影响他们成才,缺乏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因此,解决好他们的问题,使他们能身心健康的安心学习和成长,是高校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的重要课题。

3、确保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 家庭经济困难给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畏于大学高昂的学费,贫困家庭子女过早辍学或过早放弃深造的打算,使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能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二是经济困难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等方面受限制,放弃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选择收费标准相当低或者有政策性补偿的院校和专业;三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们对子女就学的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求学的普遍性、学校和专业选择的自由度等方面产生了差异,有可能导致区域性、群体性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

四、问卷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以我校仓前校区学生为调查对象,实发问卷206,回收得到的有效问卷200。在数据统计图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自己所在的群体中有家庭经济情并不是很好的贫困生存在,也知道学校有这方面的资助工作。但是对于贫困学生鉴定的标准了解非常有限,大多数只停留在家庭收入低这一层面。

在学校应该给予贫困生哪方面资助的问题上,大家普遍认为“提供兼职岗位”更可取,并表达了不管是否家庭真正贫困,都应该靠自己的劳动和能力得到资助的想法,而不是仅凭一张写着低收入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不劳而获。

五、结论及建议

1、主流认定方法的缺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从两个角度来判断大学生是否贫困,一是从调查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角度,二是从调查大学生家庭经济(财产状况和收入水平)的角度。

从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角度来判断,国际上研究认定相对贫困问题的惯用方法;PL=X/2,其中PL表示贫困线,X表示大学生的平均生活水平。这种惯用方法的缺陷是认定的标准单一,片面,操作难度大,需要建立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并且要耗时一段较长的观察时间。

从调查大学生家庭财产状况和收入水平的角度,有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法和福克斯最早提出的国际贫困线标准。通过调查恩格尔系数,国际贫困线标准来确定贫困生更缺乏可操作性,调查成本昂贵,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一国或一地区的国民生活水平的判断,并不适合于大学生贫困生的界定。

2、现行认定标准的缺陷和原因分析

以贫困证明作为唯一核心依据。贫困证明的可靠性是的大打折扣的,基层政府的贫困证明几乎人人都可以得到,贫困证明中的收入数据低至零的这种明显的造假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

只作形式审查,不作实质审查。实践中学校只注重形式审查,不重视实质审查。只要学生备齐相关材料,材料中没有涂改和假签名的,有符合要求的盖章都给予认定,至于材料内是否造假一般不会予以核实。

原因分析:(1)成本制约。要提高认定贫困生的准确率,没有充足的经费支出是难以为继的,而在当前各高校经费紧张的背景下,高校不可能作成本较高的实质审查。(2)国情制约。我国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信用制度缺失,对不守信用还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收入监督机制还在建立和完善当中,没有办法了解贫困生实际的家庭年收入。基层政府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贫困档案,出具贫困证明没有可靠依据。(3)人员制约。贫困生认定的主体是高校,而直接承担此任务的是辅导员。辅导员日常工作任务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把认定贫困生工作做精做细。

(作者單位: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家庭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