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锋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然而,网上的电子文本的内容不可避免存在粗糙、浅薄甚至误导倾向。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培养思辨性思维,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人。本文以2017年10月5日,一篇名为《陕西科大博士暴打清洁工事件:知识分子切不可丢失人性中的良善》为例,阐述思辨性思维在阅读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
关键词:思辨性;质疑;逻辑;限定
据不完全统计,对 《陕西科大博士暴打清洁工事件:知识分子切不可丢失人性中的良善》一文中博士打清洁工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超过七成的网民批判的逻辑几乎站在了文章的作者的逻辑角度而得出惊人一致的结论: “因为博士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博士群体当中不该有打人的事件。然而现实中,竟然有博士打人,所以造事的博士有辱‘博士这个称号”。这样的推断思路似乎很常见,但根本站不住脚。思辨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这对网民一边倒的评论,可以通过质疑厘清是非曲直。
(一)质疑事件的多数评论结果:因为学历是博士,所以就不该有打人事件?
这是一个与学历无关,而与其为人处事的素养有关的命题。
博士,是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的人。为人处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需具有的普遍认知能力。为人处事是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与学历并无本质上的联系。一个未曾上过学的人通过良好的家风的熏陶,依然可以有良好的为人处事的素养。但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未必具备良好的为人处事的素养。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大学生马加爵残杀舍友;清华大学某学生“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动物园的熊;复旦研究生以帮忙收养小猫为由,从学校同学手中骗取大约20只小猫,而后将其全部挖眼后丢弃……他们都是高学历的人,但并不意味着学历高为人处事的素养就高。
由此可判断,对待《陕西科大博士暴打清洁工事件:知识分子切不可丢失人性中的良善》一文中的“博士不会打人”的逻辑是架空的,“博士群体中不该有打人的人”的想法甚至是幻想。博士群体当中,有会打人的人,而且是为人处事素质底下的人。由此,网民也不必陷入“以偏盖全”的误区,不必因为一个博士的低素质行为而全盘否定博士这个群体。
(二)质疑大多数人的逻辑倾向:为什么无数网民会跟风作出失当的评论而不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你是(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人),切不可(做某事)”這种表达,当“你”是公务员这种特殊身份的时候,由于公务员含有遵循公共秩序的职业戒律,所以,违反公共秩序(比如打人)的行为就不能出现在“你”身上。当且仅当此种情况时,“你是(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人),切不可(做某事)”这种表达才得以成立。否则,即便使高学历的人作出打人等事件也不足大惊小怪。因为在没有特殊身份等限定的情况下,有低素质的人,难免会做出低素质的事情。我们只需对其素质底下做出的错误的事情予以相应的处分即可。好比司机,难道就不会有违反交通规则甚至开车故意撞人等事情的发生?但是,如果是交警,做了违反交通规则甚至开车故意撞人等事情,不仅是素质的问题,更是职业道德问题。因此,在博士打人的事件上,我们不必死死抓住“博士”和“知识分子”不放。
可问题恰好在于此。无论是作者,还是多数网民,他们潜意识认为,“博士”等价于“高素质”!其实,这句是有大问题的陈述。在没有任何限定的情况下作出“你是(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人),切不可(做某事)”未免太过草率。众所周知:博士,只是在某个领域上,具有异于常人的通性和特性认知能力罢了。于而其他方面,有可能甚至是白痴。文章中被批评的造事博士,我们仅从其打人,无论打谁,仅这个行为举止,可知该博士的为人处事素养底下。所以,应该准确地认为:“博士”(可能)等价于(某领域的)“高素质”。其中,“可能”用于排斥做伪者;“某领域的”用于限定范围,通常结果是限定在一个很具体的范围。
而无数网民“跟风”做出失当的评论,也体现了网民在判断是非曲直的某些环节的思维习惯存在有待转变的事实:用潜意识的“期盼”,代替理性思维的判断;用不加限定的判断,代替必须附加限定才能成立的判断;甚至某个节点的理性思维的缺失。
(三)质疑报道的初衷:报道的出发点是否妥当?
这篇文章的标题从“博士”和“清洁工”这样的冲突来推导“知识分子”该如何;从一个“博士”的举止,想推出“有知识没高素质”,然后就借题发挥,想教诫“知识分子”该如何。这是不妥当的。如此偏激的标题,为了把作者自己高高在上的,教诫他人的话题引出来,而从一个常人不容易看出潜在逻辑陷阱的表达“你是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人,切不可做某事”中给具有“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人群都打上负面的标签,然后就让民众稀里糊涂地认为“某身份或具有某种学历”的其中一员成了这个群体的“原罪”,这是很可怕的表达方式。
(四)小结
报道中,造事博士确实缺少为人处事的社会生活基本素养。日常生活为人处事不能动辄打人,这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有关部门尽管处罚就是,而不必说强调他是“博士”、“知识分子” 。然而,文章作者恰好准确地抓住了 “博士”、“知识分子”的字眼,通过使用这种容易吸引为数甚多的读者的情绪的标题,达到最大化点击率的目的,但却忘了这种标题的表达式会引发的潜在逻辑危险。
[注释]
①来源亚洲新闻周刊杂志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9649132714270.
(作者单位:上思县上思中学,广西 上思 535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