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兰,唐亚萍,陈小娜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小儿手指较成人稚嫩,相同能量的损伤可使小儿手指较成人容易离断,由于保护不当,小儿易动等特点。小儿断指再植也是我科离断伤中较常见的类型。做好小儿断指再植的护理对临床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护理措施也在不断的加强,使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自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成立烧伤整形外科以来共收治27例小儿断指再植。其中完全离断16 例,不完全离断9 例,致伤因素有,切割伤13例,撞伤4例,压砸伤6,其他4,年龄13 个月至13 岁,其中以,3 ~6岁居多,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断肢再植效果满意。在收治的27例患者当中,。结果成活24例(占89%),其中功能良好(伤指TAM活动良好)17 例( 占63%) ,功能尚可4 例( 占17%) ,功能差3例(占11%)。
患儿伤口疼痛及环境陌生及年龄偏小不能有效沟通加之对于医生、护士就有一种恐惧心理,大多哭闹不止;患儿受伤也会造成父母的心痛紧张焦虑,有时父母也会情绪失控,对父母心理护理也会反过来影响患儿的心理[1]。因此对父母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将小儿断肢再植术后的患儿安排在安静的病房,减少探视,避免患儿哭闹,以防引起断指血管痉挛。病房内严格执行禁烟,因为烟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栓塞与痉挛[2]。患儿术后要减少活动,尽可能平卧位,将患肢使用烤灯提高局部温度等保持患指温度,维持静脉、淋巴回流,以减少小血管痉挛及血栓的形成[3]。
观察断指末端血运非常重要,及时发现末端血运异常并处理可避免断指的坏死。做好观测记录,断指术后应每1H观测一次末端血运状况,判断颜色,指腹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给值班医生做相应的处理。指体温度要保持在33℃-35℃、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回充盈观察、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最直接、最可靠的观察指标,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处理,例如指腹紫暗予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指腹苍白无血运,要及时的解除痉挛,必要时再次手术。尽可能的挽救断指[4]。
再植术后3 周左右,为防止肌肉粘连、关节僵硬或萎缩,再植指的关节需要进行功能锻炼,若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做主动功能训练,需指导患儿家属加强再植指的被动练习的幅度[5]。若患儿超过5岁,尽可能的让其做主动功能训练,也可诱导患儿做自主运动和伸屈练习。对于不固定的关节可以开始做被动屈伸。功能训练范围应在稍微疼痛且能忍受的范围内,由小到大,次数由具体病情及医嘱决定,循序渐进的锻炼。功能锻炼对于再植指的功能恢复极其重要。
患儿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部消化能力减弱,术后交代患儿家长,予患儿宜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类的食物,加食新鲜水果[6]。
健康教育工作要随时随地进行,在护理工作中随时向患儿及家属灌输断指再植的相关知识。将健康教育融合在护理操作的实施中,让家属配合护理治疗,以利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其功能的恢复[7]。
影响儿童断指再植术的因素有很多,手术的质量与术后护理均对手指的成活有重要的影响。临床护理做好护理能够有效的使断指成活率提高,因为术后护理能影响患儿的再植断指血运,维持再植断指血运对术后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8]。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儿童生理发育情况做具体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也是护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术后从严密观察再植指到患儿及家属心理的护理,还要严格控制环境对断指成活的影响,及功能锻炼等都为患儿的再植指的成活以及取得好的效果提供了最佳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断肢再植的成活率。总之科学严密的全方位的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成功和获得预后良好的重要保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