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燕,苗 鑫
(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近几年的病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到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法,患者只能长期依赖药物控制血糖。长期用药就存在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的问题,这就要求科研及医护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探索新药的研发,指导患者合理用药[1]。在众多类降糖药物中,DPP-4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利格列汀(1)是第一个主要经胆道和胃肠道排泄的DPP-4抑制剂。该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利于口服吸收,可保护心血管,降低血压。具有高活性,选择性和长效性。但对于利格列汀的合成工艺仍然存在操作步骤复杂,原料昂贵,副产物多等问题。
利格列汀的合成方法由于起始原料不同有多篇文献报道,但对以 8-溴-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H-嘌呤-2,6-二酮(2)、2-氯甲基-4-甲基喹唑啉(3)和(R)-3-N-Boc氨基哌啶(5)为起始原料的合成工艺报道不多,现对以这3种原料为起始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
8-溴-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H-嘌呤-2,6-二酮(武汉宏信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氯甲基-4-甲基喹唑啉(湖南尔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3-N-Boc氨基哌啶(上海氟德化工有限公司);碳酸钾(天津市华东试剂厂);N,N-二甲基甲酰胺(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二氯甲烷(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1100液相色谱(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Heidolph旋转蒸发仪(德国海道夫尔集团)。
2.2.1 8-溴-7-(2-丁炔基)-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甲基]-1-H-嘌呤-2,6-二酮(4)的合成工艺
根据文献报道,为考虑生产成本和反应活性,决定以DMF为溶剂,碳酸钾为催化剂。将2 59.4g(200mmol)、3 46.2g(240mmol)、碳酸钾110.4g(800mmol)和DMF 240ml加入到反应瓶中。搅拌升温到80℃,反应3-4h后,HPLC监测反应至原料几乎全部转化,停止加热,降到室温。加入二氯甲烷480ml,水200ml,搅拌至固体溶解。静置分液,水层用产CH2Cl2120ml*3次萃取,合并CH2Cl2层,用水60ml*3次淋洗,无水MgSO4干燥。过滤,浓缩,得产品79.8g,收率为88.8%[2]。
2.2.2 讨论 参考文献报道,对2和3的摩尔投料比进行了考察:
2和3的摩尔投料比分成三组,按1:1.1、1:1.2、1:1.3投料,发现第一组1:1.1投料比偏小,致使反应时间延长,产品收率低;后两组反应时长相近且较第一组反应快,产品收率相近且较第一组高。考虑生产成本决定将该实验2和3摩尔投料比定为1:1.2较合适。
2.2.3 叔丁氧羰基-利格列汀(6)的合成
根据文献报道,考虑生产成本和反应活性,决定以DMF为溶剂,碳酸钾为催化剂。将4 68.0g(150mmol)、 5 39.1g(210mmol)、碳酸钾82.8g(600mmol)和DMF900ml加入到反应瓶中,搅拌升温到80℃反应4-5h,HPLC检测反应至原料几乎全部转化,停止加热,降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700ml水中,搅拌,过滤。80℃真空干燥。得到6 78.1g,收率90.9%[3][4]。
2.2.4 讨论 参考文献报道,对4和5的投料比进行了考察:
4和5的摩尔投料比分成三组,按1:1.1、1:1.3、1:1.4投料,发现第一组投料比偏小,致使反应时间延长,相关物质多;后两组反应温度及产品收率相近,但第三组反应较快,决定将该实验4和5投料比定为1:1.4较合适。
利格列汀对 2 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显著降低血糖风险、不增加体重且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更低,有助于解决患者长期用药护理安全性和依从性的问题。通过两次氮烃化反优化利格列汀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原料廉价易得,相关物质少,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临床糖尿病患者长期用药护理提供了一个可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