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平红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宣城 242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深静脉血栓可以导致患肢红、肿、热、痛,皮肤颜色紫绀,皮肤温度升高,患肢持续性的胀痛,当栓子在血流的动力作用下脱落,极大可能造成器官栓塞,比如肺栓塞,脑栓塞等,据相关报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引起肺栓塞而造成的患者死亡事件可达70%[2]。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下肢骨折手术后的患者,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近年来在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技术的进步下,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人数也逐年上升,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患者经济损失、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2]。
选取2017年8月~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60周岁(包括60岁)以上的股骨颈周围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4.7岁,其中85岁(包括85岁)以上8例,年龄最大者为9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粗隆下端骨折2例;通过手术髋关节置换18例,切复内固定者15例,另外7例因为基础疾病或家庭经济原因未选择手术治疗。在通过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运动疗法、足底静脉泵的使用、家庭协同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方式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老年患者逐年增加,抽取患者的年龄平均已达74.5的高龄,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而且患者的家属陪同时间少,一半以上都是护工照顾,不能很好的执行患肢康复锻炼计划,只有护理人员多加的巡视督促反复指导,外加按规定疗程的抗凝药物及足底静脉泵的使用,才能够很好地贯彻护理措施成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步骤是预防。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中华骨科杂志》的编辑部在2015年5月已经正式启动“中国骨科大手术VTE预防指南更新”的项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1.1 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做的是为其做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表,之后根据评估表为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从预防这一步骤做起,大大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1.2 病情观察:在下肢骨折复位固定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的温度、颜色及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是否有动脉搏动,还需要及时发现并判断血栓形成的迹象,并通知医生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3.1.3 运动疗法: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对骨折端具有机械刺激作用,从而使骨痂得以快速生长[3]。当患者在平卧时,小腿静脉的血液回流大部分依靠肌肉的收缩作用才能完成,因此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在本院根据患者疼痛的耐受度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的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经皮牵引或骨牵引或石膏夹板的患者,需要指导患者独立完成指定项目或者活动,由手术复位固定的患者在术后1日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被动活动,指导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加快血液流速。在术后2~4天主动或被动的抬高患肢,3~4次/d,逐渐增大抬高患肢的角度,5~7天可以在家人帮助下或助步器站立行走,2次/d。
3.1.4 饮食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保持口腔牙齿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指导患者家属饭后漱口或喝水,可以大幅量减少口腔残留物。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降低血液粘稠度。
3.1.5 药物使用:规范标准的使用抗凝药物,一般术后6 h即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利伐沙班,使用7周,若患肢肿胀明显者,可与医师沟通,则低分子肝素钠每12 h使用1次。
3.1.6 足底静脉泵的使用: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2次/d,但应避免双下肢同时使用,防止因回心血量的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患者的危险。
3.1.7 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主动沟通和交谈,多听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向患者讲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预防。
首先应绝对制动,抬高患肢,卧床休息3~4周,禁止任何用力过度的活动,,如用力排便,用力咳嗽等。告知患者家属勿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危及患者生命,同时给予大剂量抗凝、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