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芹
摘要:做好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财务工作高质、高效发展,夯实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四算合一,统一管控资金收支,增强预算编制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财务经验对新时期下怎样有效地强化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为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
一、前言
会计集中核算,对目前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即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和其财政理财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集中管理中,往往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出现种种问题,如财务人员重复劳动,单据传递不及时,管理缺乏灵活性等,使会计集中核算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的个人看法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的,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和水平,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明晰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系统发挥财务“决策、预算、核算、控制、监督”五种职能作用,做好“会计核算、资本运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税务管理”五项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撑。利用“大智云移”信息化技术,整合财务资源,打造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新模式,基本实现财务资源的集团化运作和集成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加快企业新旧动能转换。
其次,建立財务管理“制度健全,机制有效,职责清晰,流程顺畅,监控有力”的管控体系。
1.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核算标准,统一会计核算依据,统一成本费用体系,统一财务业务流程;实现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集约化,释放部分财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和基层统计,专注于决策支持和基层服务,培养锻炼财务管理人员。
2.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将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会计流程、财务流程有机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充分发挥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作用。
3.完善财务集中核算管控机制:一是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机制;二是“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授权机制;三是“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合一财务控制机制;四是建立健全财务预警、评价、监督机制。
第三,细化集中核算管控内容。
1.建立一个中心:即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一本系统账,一个资金池”。集团总部对各成员企业银行账户实施即时在线监控运营监管,所有资金归拢到在集团统一的账户体系内,便于集中管理和运作。
2.实现六个集中: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支付,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集中管控,人员集中管理。
3.突出七个管住:管住预算目标,管住资金,管住融资,管住战略投资,管住资产安全,管住财务会计政策和制度以及管住财务会计人员。
三、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成效
1.促进财务工作高质高效发展,夯实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性工作
建立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财务、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核算,设置财务类目、建立账簿以及装订保管等,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管理,从而最大范围内规范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会计基础性管理工作,推动了会计核算管理高效性、完整性、真实性和统一性,确保了《会计法》在国有企业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执行。通过对国有企业每项收支的预览、比对、审核,国有企业所有的资金源头和最终使用流向,财务账本系统都一清二楚,不合理的收入支出无法藏身,起到很好的监督和制约,从根源上有效地防止杜绝腐败行为产生。
2.四算合一,统一管控资金收支,增强预算编制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会计集中核算,为编制预算提供可靠和详实的基础资料,在“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合一财务控制机制下,加强严格的预算监督机制,经核算中心审批后,国有企业的所有财务支出方可统一编报入账,从而能够确保预算机制在流程范围内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强化了资金使用过程的事前监管和全面管控,使得预算安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
结合工作实际,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保证了国有企业财物和资金的安全性,规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流程的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确保各司其责,边界清晰,推动工作创新,加强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和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了集团各部门、各个岗位、下属企业透明度,有效地推进相互监督监控,以此来达到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结语
目前,在国有企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做好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对于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加以改进,促使会计集中管理制度能够稳健发展,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