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
与张宏伟老师相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
那时,我刚好有机会去北京亦莊实验小学参观学习,自此就知道了有“数学疯子”之称的宏伟老师,听说他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就观摩白天的录像课,全副身心扑在教学之上,心中对其常怀敬仰之心。
2015年,因工作变动,我与宏伟老师再次相遇,他作为我所在学校的特约指导专家,每月都会到校一次,与我们开展教研活动,几乎每次,我都要上一节课,让宏伟老师指导,师徒之情,一直绵延至今。
2013年起,宏伟师父开始在他原有的“五还原教学法”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全景式数学”的概念,力图重建整个小学数学的架构体系,五年以来,他不断地为我们呈现全景式数学视野下的新型课堂,每次亮相,总能惊艳一片。
此次有幸观看了宏伟师父的一年级新课《不一样的比较》,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我的心中留下两个词:安全、全人。
第一个词:安全
孩子在什么时候会畅所欲言?当然是在他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时候,反之,当孩子处于紧张状态时,即使你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他可能都不敢开口回答。而宏伟老师的课堂无疑是能够给孩子安全感的课堂,面对一群陌生的一年级新生,他并没有急于开始上课,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上课要发言吗?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要学会新知识,也有的很直接地说想要获得老师的奖励。张老师都报以微笑,最后,他给出了自己的观念:发言,就是为了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所以发言,不论对错,都值得赞赏。
是呀,多少孩子就是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犯错的人生,又是多么令人害怕呀。所以我自己也常常对学生说:不要害怕犯错,因为错误往往就是我们成长的契机。我们来到学校就是要不断犯错,不断成长的,如果我们什么都是对的,那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短短两分钟的课前交流,宏伟师父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的课堂氛围。
第二个词:全人
宏伟师父的这节课脱胎于一年级上册的准备课《比较》,整节课起于生活,继之以思考,最终又归于数学。
整个教学过程十分清晰流畅:出示三支长短不一的铅笔,请孩子们判断长短,并陈述理由。孩子们也很快能够体悟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1.对齐尾部,看头;2.对齐头部,看尾;3.对齐中间,看两头。
一般来说,这样三种比较方法得出之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已经达成。可宏伟老师却又常于平淡处作惊人之语:孩子们,除了这三种方法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比较长短的方法?台下的老师一片哗然,台上的孩子一片愕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真的还有吗?真的还有!在宏伟师父的耐心等待下,孩子们不断表达着心中的想法:可以用尺子测量;可以交叉画圆;可以定点比较……当限制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时,创意总是不断闪现,而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孩子们的思维持续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着。
可精彩还未结束。宏伟师父接着又抛出几个比较:声音长短、线团长短、路途远近、个子高矮等。通过这样不断地横向拓宽,不断地更新着孩子们的认知,最终却又将“高矮”“远近”都归于“长短”之中。
短短一节课,孩子们在思考中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究,在知识上不断地进行横向拓宽,是为全人式的学习。
课结束后,我发现不少孩子上前围着宏伟师父,不愿离去。我想,这或许就是对一位老师最大的赞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