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单纯把讲课当做一项机械的工作,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所以说要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将语文知识,把教学的主体贯通其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积极地引导,使其提高学习兴趣,自发自主的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语文;主体;课堂
把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学的模式打破,而要让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之中作为主体,老师配合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教育学的统一。老师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学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扩展知识的基础上,更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学习。相信在我们语文老师的不断创新探索中,将会有更加新颖、更加有乐趣的课堂学习生活出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出教学主体的学习群体在课堂上能力提升。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实现离不开其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课堂之外,留给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自主活动时间,学生便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思想进行自由发挥,只能跟随老师制定的教学方案和思路进行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就会很被动,效果往往不会太好。所以,要在以后的教学之中多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将老师的定位做一下改变,将从领导者的状态改变为学习者。这样老师就可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也给学生更多的自己思考的时间。
二、 营造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
在良好的这种放松情绪的氛围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能发挥出它的正常思维水准,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逻辑。要营造这样一个氛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爱护学生
国外知名教育家也曾经在书中讲到:“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需要沟通和交流。”因此,新时代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让学生和老師都可以敞开心扉无障碍地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真实的想法。课堂上,记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多使用这样礼貌语言的效果,会使学生和师长之间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提高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力,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尊重别人的传统美德。
2. 投入情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作为老师肯定是倾注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饱满地融入到教学课堂之中。课堂上的情感的投入不是情绪上的慷慨激昂,而是老师对语文课程和学生内心的正确理解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之中也能投入真情实感,与老师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的教学过程,将会使得学生在自己进行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学生的品格也会得到很大提升。使得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以实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灵活的教学方法
作为具有教学主导作用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发挥出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创新的首选,同样一本教材,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古板地按照课本去讲课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不断随着时代进步而创新,老师都没有创新思想,学生又何来创新而言呢?像《司马光》一课,老师既要看到文章作者描述事情的手法,还要兼顾事件中透露出的灵活运用身边资源去解决手头燃眉之急的做法,并且更要宣传乐于助人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其实老师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来和课本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这个课文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际运用中,老师也要对教学教案进行精心的设计,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保证学生对课堂具有一定兴趣。正确地梳理引导,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准确地学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像教学《悯农二首》一诗,老师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劳动课上的学习成果来进行自悟性的学习,大家各抒己见,来表达自己所感悟到的东西。从而使得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达到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 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的教学体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到学历成果的喜悦,这对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尽情地表达自己,锻炼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写作水平。充分地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提高,从而发现自己的成长,得到心理的满足感,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像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来进行朗读和表达。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像唱歌画画等技能来进行各种方式的表达。这些表达方式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对错之别,都是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他们都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是我们教学关注的主体,只要他们参与进来,他们就会有所提高,不管是语文知识能力,还是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五、 教学生学会学习
每个老师的教学都要谨记一点,教会学生去学会学习,比教给他知识要重要得多。语文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对于我们教学主体的学生来说,教会他们怎样正确地去学习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学习过程中要调动全身的感知器官来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像课文中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不能直接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成语词典》中的解释,反而要让学生认真地体会其中的意义、来历。如果在课文的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成语,可以做个标记找同学和老师一起进行探讨和研究,共同去分析解决这样的难题。在探讨和研究当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以后遇到类似的困难,可以以此类推进行自行解决。这种做法不正是体现了“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的古训吗?
作者简介:程盎然,江苏省邳州市,邳州市新河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