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许淑君
摘 要 钢琴应用于在小学音乐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聆听与观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形式美、结构美与旋律美,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概括钢琴教学的优势,阐述钢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钢琴;小学音乐;教具;课程改革;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64-02
1 前言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具辅助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具的选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小学音乐课教学而言,教学内容主要是唱歌,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唱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及美感能力。在教具选用时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各种实际因素,遵循合理的选用原则,争取让教具发挥最大功效。钢琴具有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2 钢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必须根据音乐课的特点,首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如在课堂导入时,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利用录音机,则不够具体和形象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利用钢琴,可以通过学生的聆听和对教师弹奏的欣赏,使视听合一,很快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学唱的急切心情,在轻松愉快中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教学应该以情感体验为重点,根据音乐所具备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把握其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达到“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培养被置放于音乐教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音乐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以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歌曲的内容。
如欣赏课《蓝花花》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欣赏钢琴独奏曲和演唱,感受北方地区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体验钢琴独奏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可先利用钢琴弹奏《蓝花花》的主旋律,让学生通过聆听,找出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即每一句的旋律线条是上行还是下行,学生聆听后,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旋律下行比较多;然后教师右手弹主旋律,指导学生用衬词“hm”高位置轻声慢速哼唱;再右手弹主旋律,指导学生用衬词“la”哼唱;等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以后,再让学生跟着钢琴用陕北方言演唱,同时进行纠正;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钢琴背唱。这样,利用钢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了陕北民歌的魅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作品饱含一定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变化有大有小。对于情绪变化比较大的作品,如果使用录音机播放音乐,或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和音乐,学生虽然能够对作品有个整体的感知,但不容易理解其中情绪的变化以及作品的情感表述。而利用钢琴来表达,由于学生在听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学生与钢琴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配合,需要情绪与速度、节奏同步,因而能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的变化,加深审美体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如在欣赏课《牧童短笛》的教学中,利用钢琴进行现场演奏,有利于学生了解作品中情绪的变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学习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学中,钢琴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对于教材中的有些歌曲,教师通过钢琴演奏,让学生边听边学、互相纠正,就能达到会唱的目的。这不仅改变了教师逐句教唱的教学方式,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而利用钢琴教学,有助于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龟兔赛跑》的欣赏教学中,可利用钢琴演奏三种动物单独赛跑时发出的声音,让学生交流每段声音中是哪种动物在赛跑,并说出理由:第一段声音比较沉重,由此判断是大象在赛跑,理由是大象的腿很粗,脚步重;第二段声音很平稳,应该是乌龟在赛跑,因为乌龟爬得比较慢,声音较轻;第三段的声音听起来轻快而又活泼,应该是兔子在赛跑,因为兔子身体轻,且跑得很快。等学生思考和交流后,再演奏由三种动物组成的一起赛跑的音乐,让学生辨别。由于这段音乐是由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旋律形成的,学生难以分辨,需要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准确地进行识别,这就需要积极思考和分析,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发展探究能力。
有利于分层教学 新课标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施行分层教学,争取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为此,在教具的选用上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使教具的应用能够有助于分层教学。如《祖国·妈妈》一课的教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这首歌,用充满感情的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真挚热爱。教学时利用钢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根据学生平時的学习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演唱;然后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利用钢琴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母音模唱法,即让学生跟随钢琴模唱mu、lu等母音;而对于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轻声视唱法,即让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这种教学设计避免了一遍又一遍枯燥的学唱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实现因材施教。endprint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钢琴演奏音乐,可以使学生产生无尽的遐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欣赏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中,教师演奏,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想象着好像真的荡起双桨,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船,从而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3 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创设愉悦课堂,激发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琴声去引导,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如用充满诗意的琴声烘托演唱的声音,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作品中,使音樂作品的高潮更好地体现,使歌曲意境的尾声得到延伸,从而促进学生在兴趣中更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
帮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练声的目的是调整学生的气息和发声,为以后的演唱打好基础,以便在演唱歌曲时更加准确。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学生的声音虽然可以得到衬托,但音准无法保证,演唱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学生对于唱谱环节中每一个音的具体音高没有一个概念,常常把高音唱低了,或者把低音唱高了。如果用手势提示哪个音更高,哪个音更低,学生很难把握;如果用钢琴弹奏让学生自己去分辨,就有利于学生对于音高的概念产生深刻理解。此外,即使已经进行了发声练习,学生对音准及演唱的气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会因不能准确把握而影响课堂气氛。如果用钢琴伴奏,教师就可以对歌曲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进行适时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演唱更加准确。
为学生的演唱即兴伴奏 钢琴的结构独特,发声系统健全,可以用于各种音乐情感的伴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如欣赏课《牧童短笛》,不但歌词动感较强,而且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时利用钢琴进行伴奏,既有利于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又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诠释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了解作品中情绪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为学生的律动伴奏 体态律动强调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通过心灵感受和身体运动,与音乐的各个要素相互融合、协调统一。这不仅能锻炼学生个体对音乐本能的反应,而且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传统的教学方式,伴奏音乐往往是固定不便的,而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则是参差不齐,如果用固定不变的伴奏方式,就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果用钢琴伴奏,一方面,学生既有听觉的愉悦,又有视觉的享受,就会更乐于接受所学内容,促进其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另一方面,利用钢琴为律动伴奏,还可以演奏出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形象的音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学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可选用挤牛奶、硬腕、拧肩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舞蹈律动,然后根据不同的律动,演奏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同时熟悉歌曲旋律。这样一来,学生既理解了歌词内容,又体验了音乐风格,了解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特色。
用于学生的钢琴独奏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理解、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器乐教学已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器乐教学,对于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对于课本欣赏部分中的一些曲子,可让有一定钢琴演奏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上适时展示,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钢琴教学不但能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对于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在音乐教学中用好钢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庆.五年制幼儿师范大专系列教材:钢琴即兴伴奏[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