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琼
摘 要:作业设计,应该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成为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成为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作业;三维目标;要素;兴趣;创新
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个性化地完成学习,产生符合个体的有效学习成果。作业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彰显新课改核心目标的要素载体。而作业设计,应该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成为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成为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入门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再难再累也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亦是如此。教师只要将作业加以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以看、听、动手和想象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形式完成作业,适合学生的“口味”。并鼓励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学问的探讨,提高家庭作业的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效果,学生完成作业将由痛苦转变为快乐体验。其形式应体现“七个性”:实验性、实践性、情趣性、多样性、典型性、体贴性和创新性。
一、 设计搜集资料包作业
物理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因为其巧妙的物理构思,独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精心设计的仪器装置,完善、合理的实验安排,高超的测量技术,对实验数据的悉心处理,无懈可击的分析判断等,这些在物理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踪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学生布置涵盖内容广的资料收集型作业,引导学生建立“物理学史”资料包,可以从物理学史书籍或报纸、杂志,还有网络中搜集到名人故事,也可以围绕某一课题搜集前人的实验方法,然后工整地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收集整理过程和丰富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也拓宽扩大他们的思维。
二、 设计多层次作业
每个人之间具有极大的差异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个性。新课改要求每个学生在基础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最优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信任他们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效果。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必须多层次,有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解决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有难度、增加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三、 设计动手实践型作业
初中物理课的特点是将生活中自然现象初步和理论结合,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在尝试中获得体验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共同特点。布置刚上完的知识让学生回家实践体验的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教材,以生活中的物品、参考书和网络为辅助资料,提升学生观察、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初中在讲完电功率后,让学生先把家里电器上的铭牌作为作业抄下来,思考家中主要耗电源是什么?也可让学生与父母共同讨论家里电费缴交情况。学生心理会非常想了解家里电器与电费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将会在习题课中得到一一解答,这样的作业可使学生提高电能的理论知识的兴趣。
四、 设计探究型作业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S.T.S”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走出校门,到社区、街道访问、调查、拍照,带着问题上网络或图书室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写成调查报告。在学完压强后,我布置了“压强是大点好还是小点好”的课外探究作业。结果,学生答案让我很惊讶,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回答好或是不好,而是分出来有利和有害两种情况分析。之后压强课,我上得很轻松,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远远超出课本。探究型作业记载着同学们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是新课程下的物理特色作业,学生乐而为之。
五、 设计环保型作业
教师也应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诸如环保、能源等方面的社会调查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知识、长才干。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车辆使用已极为频繁。但噪声污染也随之日益严重,我布置了减少噪声污染的社会调查。很多学生写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和创新设计方案,成果丰富。有学生设计了地下管网式行车系统,兼具防洪排涝功能。这样的作业没有了学科界限,立足于生活是大课堂的观念,具有鮮明的理想愿望和价值取向。这种作业成为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乐而为之。
当然,物理作业除设计以上形式外,还可以有很多类型。只有善于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融合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为我们的教育进入一片“新鲜的空间”,成为“敢入未开化之边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黄伟.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J].教育研究,2007,(10).
[2]赵德成,李灵.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3,(06).
[3]陈培瑞.反观与前瞻后的沉思[J].基础教育新课改,200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