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工巧 起源与变迁

2018-01-31 18:31和靖
西藏人文地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刻西藏工艺

和靖

千年以降,以拉萨为中心,传统手艺人聚集此地,开枝散叶,遍及藏区,影响内地,形成了底蕴丰厚、品种繁多的工艺传承与活态文化。西藏民族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颗明珠,与汉民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相比,在诸多领域尤其是佛文化制品方面一枝独秀,大师云集,杰作层出不穷。

西藏的手工艺历史悠久,制陶、石刻、金属加工的技艺早在吐蕃王朝之前,就已成熟且独具特色。禄东赞代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李世民请婚时所献的金铜器,长安惊艳一时。千年以降,以拉萨为中心,传统手艺人聚集此地,开枝散叶,遍及藏区,影响内地,形成了底蕴丰厚、品种繁多的工艺传承与活态文化。西藏民族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颗明珠,与汉民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相比,在诸多领域尤其是佛教文化制品方面一枝独秀,大师云集,杰作层出不穷。

概略说来,传统上藏文化大体可分为“大五明”“小五明”。以现代学科门类简单比附,“大五明”中的“工巧明”大致相当于当代社会的工艺学。藏文史料《无垢经》记载,工巧明分为五类,一类是裁剪制作工艺,以华盖、围帘、坐垫、服饰为主;二类是装饰工艺,具体视需要而定;三类是冶炼和铸造工艺,以佛像和圣物为主;四类是以美化和光泽为目的的打磨工艺;五类是绘图和设计工艺,以乐器设计为主。大致包括编织、服装、饰品、金属制作、抛光、雕刻、塑像、唐卡、建筑等工艺门类。

制陶:浴火重生的善业之作

制陶是历史悠久的一门手工艺。陶器是人类先民懂得用火之后的重大发明,也是衡量考古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考古推测,中国陶器的发明至少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1974年,江苏溧水县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的一块陶片和一颗陶粒,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陶器遗存。昌都卡若遗址发现的陶器绝对年代距今5000~4000年,是考古发现西藏最早的陶器。

制陶技术的出现是西藏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农业定居的一个标志。西藏境内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除卡若遗址外,还有林芝的红光、云星、居木、加拉马,墨脱的背崩、马尼翁,拉萨的曲贡,山南乃东的钦巴、贡嘎的昌果沟,阿里札达皮央·东嘎遗址和格布赛鲁墓群、石棺葬等。这些文化遗址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以石棺葬出土的四联罐和卡若发现的双体陶罐,艺术水准最高,其中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罐”(下图)、被誉为西藏的陶器之最,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寻踪保留数千年烧陶传统工艺的村落,主要有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塔巴村和帕若村窑址、林周县加孜雪村和吉隆村,山南市扎囊县的普部希嘎村遗址和泽玉村,日喀则市江孜县朗嘎村。

卡若遗址中出土陶片2万多件,总体器形简单,均为平底器。分罐、盆、碗、瓶4种器形,有刻划纹、绳纹、抹刷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印压纹、蓖纹、蓝纹和彩绘9种纹饰,平行线纹、平行带纹、方格纹、菱形纹、弦纹、三角形纹、三角折线纹、连弧纹、涡纹、叶纹、贝纹11种图案。陶土均有羼和料,分为粗、细两种,早期陶胎显得粗厚,羼和料中不少羼有石英和云母,愈晚陶胎则愈薄,羼沙亦较纯净。陶质分夹砂黑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夹砂黄陶4种。陶器均为手制,火候不高,据实验测定约为600度。西藏的陶器制作工艺在吐蕃时代已经成熟,传承至今,形成了西藏原生态的陶器制作工艺流程,历经数千年仍在民间广泛采用。西藏陶器种类历史上曾有80余种,当代各地陶器的品种有20多种。大致分成碗、壶、盆、灶及宗教用品等。主要有酿酒坛、装酒坛、酒壶、火炉、烙饼锅、煮粥锅、炒青稞锅、盛水壶、酥油灯具、陶制擦擦、香炉、茶壶、碗、钵、盆、花盆、熔油壶、盛水罐等。

石刻:信仰记忆的永恒印迹

石刻是与制陶历史相当的一门手工艺。旧石器时代以打制为主,新石器時代则以磨制工艺提升了石器的精细程度。上述卡若、曲贡等考古遗址中与陶器同时发现的大量石斧、石锛等石器工具,表明西藏本土石器、陶器类工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萌芽发展。在佛教传入之前,西藏原始岩画作为本土史前石刻遗存历史悠久,这也是一种根植西藏的原生态工艺门类。广布那曲、阿里等高寒地区的原始岩画,是石器时代重要的石刻遗存。这种在粗粝石面刻出线条表现动物轮廓的图腾信仰和凿刻技术成为西藏石刻工艺的灵魂。

佛教传入后,西藏石刻发展为浅浮雕、圆雕、半圆雕、高浮雕等几种形式。西藏留存的早期石碑主要是吐蕃王朝至十一世纪的文化遗产,目前粗略统计已发现的有24件。其中,吐蕃时期的石碑和石刻文字有21件,藏传佛教后弘初期的石刻文字有3件。最早的是八世纪赤松德赞时期所立的石碑,比这一时期更早的藏文石碑尚未发现。屹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是西藏的石刻代表作。

石窟造像在西藏为数不多,西藏境内的石窟主要有拉萨查拉鲁普寺和扎耶巴寺、日喀则拉孜柞木山石窟和岗巴乃甲却木石窟、阿里日土丁穹拉康石窟和札达东嘎皮央石窟、山南曲松的洛村石窟和拉日石窟等窟群。西藏的摩崖石刻大都形成于十世纪前后。摩崖石刻的显著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以浅浮雕和线刻为主,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西藏境内的摩崖石刻主要有昌都仁达摩崖石刻、日喀则聂拉木尼文摩崖石刻、山南洛扎摩崖石刻、林芝第穆萨摩崖石刻、拉萨聂当摩崖石刻和药王山摩崖石刻。

玛尼石刻在西藏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流传最广。十三世纪以后,摩崖石刻日渐衰微,而玛尼石刻则迅速兴盛,延续数百年至今,成为广布雪域、风格多变、内容丰富、材质多样的藏族民间雕刻艺术。

西藏石刻工艺技术多为减地平雕,阴线刻。就是在石板平面上阴刻出线条,通常都是用线表现物象动态。平面阳刻,它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如玛尼石刻和石碑刻字。

编织:穿梭时光的巧手天工

编织也是西藏本土原生态的工艺门类。卡若遗址出土骨角锥 208 件、31 件骨针,而且针尖较为锋利,磨制精细;出土的陶纺轮、线坠等证明早在4000年前,藏族先民已经开始了毛纺织生产活动,可以用毛编织物或兽皮缝制衣物。在阿里日土阿龙沟新石器时期石丘墓中出土的织物残块,是女尸脚上穿的一种套袜,由酱红色的亚麻布织成。还有绳索残段,由黑、红、白三种颜色的羊毛编织成。在女尸面部两眼上还残存有一段眼帘一样的织物。表明织物染色技术在西藏历史悠久。endprint

吐蕃时期毛纺织品种类增多,毛纺织技术发展成熟,出现了色彩绚丽的品种多样的毛棉织物品,如毛毯、毛毡、金帐等。用牛羊毛为材料做的毛织物品,尤其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的毛织品质量上乘、织工精美,一般用于缝制衣袍、藏被、睡垫、鞋帽或用于制作牛马驮具、垫具、盛具、包袋等以及用于游牧区、军旅装备中缝制各类帐篷。

虽然西藏境内不产棉花,但吐蕃占据河陇地区时有少量种植,在史书记载和青海都兰吐蕃墓中出土的若干丝棉表明,吐蕃织工可以纺织棉花,仅流行于贵族上层。而普通民众则开始使用麻纺织品。西藏毛纺、棉麻纺织工艺还学习了天竺、尼婆罗、波斯、中原的编织工艺技术。

西藏编织工艺主要包括卡垫、氆氇、地毯、邦典、藏被、藏包、藏靴等生活用品和口袋、背篓、鞍辔等生产工具。西藏广大的牧区,成群的牛羊为西藏的编织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形成了以牛羊毛材料为主的编织工艺体系。毛编织品具有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柔软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

服饰:悠远多样的高原风情

制作藏式皮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工艺。由于皮制服装易腐朽,因而考古发掘中未见年代久远的藏式服装。但从毛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工具分析推测,藏式皮袍的制作工艺至晚在距今3000年前已经形成,到吐蕃时期十分成熟。吐蕃时期服装材料以动物皮革、毛纤维纺织物、丝麻类织物为主,根据穿着服饰的样式颜色来区分官员、贵族、僧侣、平民。我们今天只能根据敦煌石窟壁画、“藏经洞”中出土的绢画,以及郭里木出土、都兰热水墓出土的木棺板画,及一些绘有吐蕃人物的传世画作,来推测吐蕃时期的服装样式。官员贵族服饰主要从样式、色彩方面体现其高贵华美的审美风尚,以金黄色为基调,巾、冠高大,袍襟袖宽长,衣领美观,好佩璎珞。僧人服饰以红色为主,上身坎肩,下身着红色僧裙,肩头斜缠一条比身体长约两倍的暗红色袈裟。祈祷诵经时,批一件羊毛织成的红色大披风。史书记载,官吏的服饰等级规定有一等瑟珠、二等金、三等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等大小两类12级,装在直径 3 寸的盒子里挂在胸前,以区别职位的高低。赞普松赞干布则用红带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这是受波斯王朝的文化影响。

萨迦时期,西藏服饰受元代蒙古文化影响很深。这一时期,萨迦上层人士、贵族、官员的冠饰主要有江达帽,江达帽的形状为圆形,有阔边,帽后有帽辫,帽环有穗,帽顶饰有代表官品的饰物。官吏、贵族的管家在举行礼仪时戴的帽子叫索夏,形状为平顶、红丝围穗。还有一类帽子叫夏木包多,是贵族、管家及头人们的日常用品,形状为饼形。贵族及官员的藏袍和世俗藏袍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质地和花纹上,贵族及官员的藏袍其质地高贵,花纹讲究,其藏袍可分为:起花莲凤锦缎袍、蟒缎袍、团花锦袍、曲巾袍等,其中,蟒缎袍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朝见法王或重大节日仪式时穿用。贵族女性服饰,为求巴普美(无袖袍)、求巴普玉(有袖袍)两种,都是用各种起花锦缎制成。吐蕃时期服式的左衽特征,到了元朝开始向明清及现代藏装的右衽特征转变,这主要是受元朝官服的影响。

清代西藏的服饰基本成型,其影响延续至今。结合本土的皮绒毛等原料特性,出现了大量的毛纺织品。甘丹颇章时期就服饰来讲,存在着等级、地区、僧俗界的区别。这一时期西藏服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依据等级的不同,大致有官服、贵族服饰、军用服饰、平民服饰和僧服等五大类。根据等级的不同其服饰的形制、质地以及花纹上都有相应差异,贵族一般着珍贵的缎袍,花纹和质地也根据等级的差异有不同的选材。平民一般选取牛羊皮、布料为主要的服饰材料。根据官员品级和爵位的不同,其顶戴也不同。司伦二品官冠頂饰珍珠,噶伦、公等三品官冠顶饰红宝石,札萨、台吉等从三品官冠顶饰珊瑚,四品官冠顶饰绿松石,五品官冠顶饰青金石,六品官冠顶饰水晶,七品官冠顶饰砗磲,这是受清代满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藏香:娱神悦民的彼岸之境

早在远古时代藏族先民就有“煨桑”的习俗。袅袅香烟直达天上,飘至神灵居住之地,煨桑是高原先民与神灵的沟通方式,在藏语中煨桑甚至成为祭祀神灵的专有名词。佛教传入后,通过煨桑或燃香并念经去除杂念,视佛通过香烟为信徒指点迷津,引其开悟。历史记载,香最早是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多作为消除疾病之用,汉武帝时便有了以香礼佛的记载。中国用香的文明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

西藏关于焚香的传说,始于莲花生大士以焚香降服鬼神才使桑耶寺得以竣工,后来逐渐演变成藏历五月十五的焚香节。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灿烂的香文化,由于祭祀天地神灵的需要,煨桑融合于佛教后,将其净化环境、消除邪气与秽气、净化心灵等功能展现得更加完整、丰富。藏香成为佛文化组成部分之一。

西藏公认藏香的发明人是吐蕃时期的吞弥·桑布扎。他青年时期求学天竺巧学熏香技术,回到家乡拉萨尼木吞巴乡而发明,因此吞巴乡吞达村所产“水磨藏香”是公认的藏香之根。吞弥·桑布扎利用吞巴河水势,因地制宜发明了纯木质藏香加工机械——水车,将藏香最主要原料柏木打磨成泥,制成藏香。藏香工艺原理出自藏医熏疗法,而配方则源于“诸佛菩萨续宝典”。

金属工艺:华美流光的匠心美学

西藏蕴藏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多出金、银、铁、锡、铜,藏族先民很早就发展出原创的金属制作工艺。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铜箭镞,表明距今约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已具备青铜制作工艺。在发掘的吐蕃墓葬中,出土的随葬物品铁器有兵器、马具、马饰等。兵器较为常见,主要有铁剑、铁镞、铁刀等。如日喀则市仁布县姆乡让君村古墓出土的铁剑。该铁剑为生铁锻打而成,剑上有朽木残迹,可能是已锈蚀的剑鞘或剑柄。剑身中间有棱脊,双刃向前成锋,残长 15cm,宽 4.4cm,厚 0.7cm。在拉萨车多山嘴墓地出土的铁制兵器中,有铁环首刀和铁小刀。铁刃比铜刃锋利很多,从随葬墓中铁制兵器的大量出现,可推测当时的冶铁工艺已经成熟。endprint

史书记载吐蕃多次向大唐贡金银器,如“帝伐辽还,使禄东赞上书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当时的金银制作工艺水平相当高,令唐人侧目。据霍巍先生研究,从考古发掘及流落海外的金银器分析,吐蕃时期金银器有容器类:瓶、壶、带把杯、高足杯、碗、盘、碟、角、铛;马具与马饰类:马鞍、杏叶、片饰;装饰品类:牌饰、耳饰、戒指、珠饰、带饰、管状器。工艺主要有:掐丝、焊缀与镶嵌、雕刻与錾刻、鎏金与镀金、错金、包金与贴金。

元明以来,西藏萨迦、帕竹时期的金属铸造工艺以宗教用品和民用物品为主流。主要有佛像铸造、宗教供器、法器及酒具、锅碗瓢盆等,镶嵌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将各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拼接组合,镶嵌以华美、色彩绚烂的珊瑚、绿松石、翡翠、珍珠等宝石,制成的镶嵌工艺品珠光宝气,瑰丽无比,此时期的镀金技艺也趋于成熟。

清代甘丹颇章时期,西藏的金银器形制固定,工艺成熟。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法器和宗教器具:金刚杵、金刚橛、净瓶、香炉、宗教乐器等等为宗教活动所服务的器物。这些宗教器具大多数使用较为贵重的金属制作而成(纯金、纯银或其他贵金属),并以玛瑙、松石、翡翠和珍珠等较为珍贵的原石镶嵌而成。宗教器具造型更多地加入了外来文化因素,器物的造型以及装饰更加繁缛华丽,线条具有很强的流动感,极为华美。器物色彩多以黄色为主要色调,以各色珠玉搭配,更显得流光溢彩,斑驳陆离。寺院建筑饰物主要有镏金的经幢、八宝牌、宝轮、吻兽等,金光闪灼,光耀夺目,造成佛土极乐的胜境。第二类是以酒壶、酒杯、勺、筷、碗、盘等为主的金属生活器具。日常生活器具根据等级的不同材质发生很大的变化,上层社会所使用的器物材料以纯金、纯银为主,有的则以金、银、玉石镶嵌或包裹,以此来显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尊贵。平民家庭所用器物一般以铜制器具较多,主要是火炉、锅、瓢、盆、壶、缸、鞍饰、桶箍等。

长久以来,西藏不断从汉地、西域、中亚引进工艺技术,不断完善独特的金属制作工艺。金属铸造的材质以金、银、铜、铁为主,方式采用铸、锤、压、雕、磨、镂、镶嵌等工艺。金属铸造方法一般采用失蜡法、模具法及沙范法等。从形式而言,有圆雕、半圆雕、浮雕等。

“雪域工巧”的历史传承生态

最晚到元代萨迦地方政权时期,西藏就已形成了包括学校教育、以寺院教育和师徒传授为主的工艺传承和教学模式。但是,形成组织化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化的工匠管理制度,则始于清代五世达赖喇嘛时期。

1690?1693年,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主持重修布达拉宫白宫、新修布达拉宫红宫之际,民間优秀手工艺人较为集中地调入拉萨。布达拉宫修缮后,一部分能工巧匠留在拉萨。为了有效管理和传授技艺,形成了分类较为齐全的手工业行会。拉萨有五个行业会,即泥、木、石行业的“多辛基杜”,缝纫行业的“苏康”,金、银、铜、铁业的“雪白多基巴”,作画、雕刻行业的“晋素”和鞋业的“桑假巴”。此外,江孜织毯业的“错巴”也较为知名。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名为“雪堆白”的五金作坊,逐渐发展成五金工匠行业会。当时开展过全藏区手工业产品展评,藏地优质工艺品有江孜的卡垫、贡嘎姐德秀的围裙、朗杰秀的氆氇,拉萨墨竹工卡塔巴的陶器、拉萨的缝纫制品,昌都的唐卡,拉萨、日喀则、山南的金银铜铁器等。各行业会设有技术职称,“钦莫勒参巴”属于政府官职,其官职称为仲多。从仲多中选拔“基恰”(即总管)来全面管理行业会。每个行业会的管理阶层亦由基恰、仲多和勒参巴三者组成。勒参巴直接管理整个行业会,其工作内容为征税以及根据地方政府需要调派行会成员支服差役,并负责统计各种生产情况,管理行业会中手工艺者的技术职称以及待遇报酬等。地方政府对于行会艺人的招收,以及评定行会中手工艺人的技术职称和待遇报酬等有一系列较为严格的政策。各行业会吸收成员的办法是:各行业会从各地区物色艺人并报噶厦批准;由各宗谿派人带领艺人前来拉萨考核,确定人选;在此基础上评定出乌钦、乌琼等技术职称。其程序较为复杂:先由各行业会根据手工艺人的技能推荐出乌琼候选人。由勒参多当巴或地方政府临时组成的工程指挥部根据手工艺人所完成的产品的质量,提出该艺人应获得何种技术职称的初步意见。报给噶厦或译仓审定后,再呈报达赖喇嘛亲自批准盖章。最后要举行一定的授职仪式,获得技术职称的艺人还要觐见达赖喇嘛,表示谢恩。要晋升基恰和钦莫职务,必须由地方政府的“卓尼钦波”确定,然后上呈达赖喇嘛批准。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刻西藏工艺
中外石刻大不同
都是西藏的“错”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