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各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初中语文也是其中之一。新课程标准下,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师生互动的受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如若能够在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互动,势必会提升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一、 引言
一直以来,师生的互动环节都是提升课堂精彩程度的重要措施,可以让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且新课程改革下,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从师生互动的内涵入手,针对性地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
二、 师生互动的内容和特点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其实可以理解为师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教学情境当中具有促进性的相互作用。
(一) 双向性
双向性的特征很容易理解,即师生互动是一项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因为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场所,它是需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作为配合的。换而言之,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明确的目标,而目标就是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行为和规范,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 灵活性
师生的交流本身是一项多变的过程。因为学生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他们的创造力非常惊人,时常对于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也表明了师生互动环节具有显著的灵活性。有些时候问题不仅仅只有一个答案,作为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得出不同的结果,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三) 一致性
一致性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所以当教师能够以积极的状态去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便是一致性的体现。
三、 如何在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 科学的提问方式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有了新的见解、新的感悟和新的体会。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周密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与老师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和结论。提问方式是提升师生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师生互动方式。因为学生的能力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教师为了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会针对性地利用教学内容来进行提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和互动。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式和时机,很多学生面对问题时也显得束手无措。为了能切实促进互动的质量,教师也需要合理设计问题,并对提问时机进行合理把握。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内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到《醉翁亭记》时,由于本身是文言文,学生在理解起来可能会觉得相对困难。如果教师此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当地的美景加以展示,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也喜欢这种景色呢?虽然学生没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这些优美的事物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也会更加配合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最终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确的保障。
(二)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倡“以人为本”,将学生看做是教学的主体。虽然教师们已经有意识地去进行角色转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仍然过于被动。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不足。初中学生还处在一个容易叛逆的阶段,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那么自然会影响到教学效率。所以,师生的和谐关系是提升互动有效性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到《桃花源记》时,这篇文言文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教师可以转变一直以来的严肃,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告知学生,今天的课堂开始之前,先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样一来学生便不会产生过大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教师的认同感也会随之提升。之后教师再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学生的反映也會更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僵硬。很多时候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原因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非常单调、机械化。在新时期,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思考,教师点评,在思维的锻炼过程中来获取需要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到《孔乙己》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主要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但是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也是值得思考的。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他最喜欢的小说就是《孔乙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思考,为什么鲁迅先生最喜欢这篇文章?通过孔乙己这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本身构思的精妙可简括为两点:一是大题小做,小中见大,通过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塑造小人物孔乙己,透视的却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的是深刻的主题思想。二是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题材,把沉重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轻松幽默的形式里,举重若轻,独树一帜。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这种人物在他人的、多元的眼光中的、错位的观感。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告知给学生,并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鲁迅先生自身的想法等。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文章内容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够抓住文章主题,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通过有效的互动来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效率。
四、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师生互动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所以作为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该方式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加以运用,充分提升教学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颖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探究[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02(01):83.
[2]毛会娟.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22(08):16.
[3]包焱林.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认识与研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0,01(03):121-123.
[4]张艳平.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的实现[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0(11):0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