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阳
摘 要 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微型学习已在社区教育领域受到很大关注。结合知识管理中SECI模型和移动微型课程的特点,论述SECI模型和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融合的必然性,提出基于SECI模型的移动微型课程设计思路,为更好地开发高质量的社区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区教育;SECI模型;移动微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2-0061-03
Research on Mobile Micro Course Design based on SECI in Community Education//DING Chenyang
Abstract Community education course is the core content in commu-
nity education. As a new type of learning, mobile micro learning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SECI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mobile micro cours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SECI model and mobile micro course in community education is discussed, then the
paper proposes the design idea of mobile micro course based on SECI model,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community course.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SECI model; mobile micro course
1 引言
随着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终身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社区教育正是实现终身教育、构造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作为社区教育的载体,社区教育课程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1]。
移动微型课程以短小实用、方便学习等特点,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这种方式同样适合社区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与此同时就有了如何构建移动微型课程,如何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如何寓教于乐、高效学习等问题,而这些已在客观上对知识管理提出需求。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应用、交流与共享,利用SECI模型对知识在学习中的转化进行描述与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已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理论[2]。国内外很多高校对SECI模型在课程中的应用已进行研究和实践,但是将SECI模型与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立足教育信息化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探讨基于SECI模型的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的构建思路,以促进社区教育良好持续发展。
2 相关理论基础
移动微型学习 微型学习是一种存在于新型媒介生态系统(如微信、微博),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表现为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移动设备(如iPad、智能手机等)进行学习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在发达国家已有很多针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移动学习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传递学习内容。
移动微型学习是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结合的产物,是利用移动设备,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微内容、短时间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移动微型课程则是按照课程特点和学习者认知规律设计的主题明确、可在线独立运行的微型学习资源,课程利用移动设备、各种信息化技术和在线工具传递资源,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学习[3]。
SECI模型 SECI模型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作为知识管理中知识转化的典型模型,包含四种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系统化(Combination)与内化(Internalization)。社会
化是通过交流和体验等形式传递隐性知识的过程;外化是将隐性知识表达为具体显性知识的过程;系统化是将碎片化的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成更为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则是通过实践,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的转化需要知识场的支持,对应于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分别有原始场、互动场、系统场和练习场。原始场完成知识的社会化,进行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转移;互动场实现知识的外化,隐性知识被开发为显性知识;系统场完成知识的系统化,促进产生创新知识;练习场进行知识的内化,学习者经过练习与实践,消化自己获得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2]。
3 SECI模型和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融合的必然性
社区教育正日益向高层次、信息化和终身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移动微型课程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过于关注对原有课程的技术性转化,較少关注课程的知识含量,无法让学习者具备有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SECI模型和移动微型课程相融合,就成为社区教育拓展服务功能、确保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1)SECI模型和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都明确知识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课程设计应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重视情境设计和知识共享,支持自主学习方式,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endprint
2)移动微型课程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技术为其与SECI模型的结合提供了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信息与知识进行搜索、分类和导航,思维导图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步骤,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视频会议、微信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虚拟仿真、口袋实验室使知识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应用。移动微型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各种学习资源转化为呈现知识螺旋转化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通过创建课程知识场,能够突破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局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加强社区教育的适应性。
3)尽管目前已有许多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和实践,但少有研究如何及时准确地将教学资源转化为知识并进而内化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基于SECI模型构建的移动微型课程,不仅仅是微型化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更是丰富的知识性资源,课程设计更加注重如何在实际学习情境中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SECI模型理念下,课程的设计不只是技术性的资源管理,更是一个动态的、促进知识有效转化的知识管理过程;不但关注对课程显性知识的整合,也关注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不但关注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也关注对资源内容的应用与共享过程[4]。
4 基于SECI模型的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设计
解构课程知识 为了支持社区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并有效利用移动设备,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适应微型化要求。
1)构建学习情境。知识是内嵌于情境之中且具有情境性的,需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学习任务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主题鲜明的学习情境,情境的选择要贴近生活,每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边学边做的知识单元,作为课程知识的载体,应遵循隐性知识转移的一般原理,并结合移动终端支持的学习工具进行设计,让学习者在完成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后可以达成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
2)知识的分解和微型化。针对每个学习情境,将对应的知识单元再分解为若干微型知识模块,每个微型模块的内容短小实用、目标单一,并能够简明清晰地呈现。不同微型模块之间呈现松散的知识关系,有隐含的知识关联,可封装成一个知识单元,为一个主题服务,也可以独立运行。
创建课程知识场 在SECI模型中知识转化需要不同的知识场,因此,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知识场的构建。课程知识场是学习者学习体验真实性、学习过程完整性和学习成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也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5]。
1)建立感知体验的原始场。原始场由示范感知和实践体验两部分组成。示范感知部分是从实际工作环境、生活现场拍摄的操作过程、现场采访视频等资源,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习者亲自感知操作过程和结果。实践体验部分提供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链接,鼓励学习者使用移动终端搜索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供仿真软件、便携式实践学习套件及其相应使用指导,让学习者尝试操作,循序渐进地提供实践机会。
2)建立外化明示的互动场。知识的外化明示阶段,对课程知识分解后形成的可独立运行的微型模块制作微视频、PPT、动画等学习资源,资源中插入互动控件,让学习者可以做标注、收藏和测验。微视频可重复播放,其播放进度、播放顺序也可以选择,以方便学习消化。对每个知识单元进行导学设计,使学习者通过导学内容清晰了解知识体系的重难点;每个微型模块配有微单,由参考时间、微学习任务、微学习内容、微学习资源和反馈这几个部分组成,指导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习者完成微模块学习后需要填写微单的反馈栏目,使教师及时了解学习者对每个知识点的學习情况。
3)建立汇总整合的系统场。系统场激励学习者融会贯通学习的知识,因此在移动微型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在学习一个新的微型模块后,就让学习者经历一次思考。比如提供思维导图让学习者绘制,不仅加强记忆,而且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和创新。系统场为学习者提供课程使用记录,并为使用相同课程资源的学习者构建交流群,以促进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者和教师可以在交流群中分享收藏的学习资源、发表日志,导入移动设备的本地文件;学习者在得到共享交流的信息后,能够和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比对并产生新知识,实现更好的知识管理。
4)建立内化应用的练习场。练习场让学习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阶段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应是针对课程的各个知识单元,结合真实情境和任务,设计实践项目。练习场设计的难度在于如何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实践项目的练习,由于经费、设备携带不方便等问题,一般课程会让学习者在线学习理论知识,再到教学现场提供机会参加实践。随着口袋实验室的出现,让每个学习者拥有一个价格便宜、可携带式的实践学习套件,改变了这种情况,允许学习者在社区教室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进行实践练习。因此,实践项目的设计应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虚拟实验室、移动式口袋实验室等资源,将真实生动的实践过程融入移动微型课程学习中。实践项目应以游戏项目、可服务于社区实际生活的项目等形式设计,让学习者带着兴趣和成就感完成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为了吸引学习者经常回到课程继续学习,可以添加定时提醒环节,让课程定时向移动终端推送学习通知。
课程整合和动态修正 学习情境、知识单元、微型模块和课程知识场的设计形成了立体的移动微型课程,课程由若干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按照知识转移过程(社会化、外化、系统化、内化)设置学习环节(原始场、互动场、系统场、练习场),根据不同知识场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各种媒体教学资源,从而把课程教学和社区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构建成适合社区教育的移动微型课程。
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动态过程,社区管理者的监督管理,学习者的总结提炼和实践应用,教师的加工整理和全程跟踪,都是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由于社区课程所面对的学习者背景、需求不同,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时更新知识,以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满足个性化学习目标。课程实施后,为能更好地促进应用,还需要通过管理者、学习者的在线评定,社区居民参与度以及学习者使用反馈等形式,对课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做好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资源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5 结论
将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移动微型课程——与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教育时代发展需求。本文为社区教育和移动微型课程融合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引入知识管理领域的SECI模型指导社区教育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能够充分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交流共享、应用和创新,使得课程的设计就像知识创造的螺旋转化一样,成为一个良性上升的循环,体现出更大的教育和实用价值,促进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君英.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2(12):49-51.
[2]张思明,朱晓康,夏清.基于SECI模型的移动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35-37.
[3]李红卫,刘艳.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微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64-65.
[4]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SECI模型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3):20-24.
[5]朱天高.SECI模型视角下高职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的建构[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7,31(1):1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