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2018-01-31 09:51:2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颈源夹脊头痛

陈 军

(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针灸科,贵州 都匀 558000)

颈源性头痛是机械性、功能性因素造成交感神经或颈椎动脉刺激、受压迫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眩晕、头颈上肢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本研究用齐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3±5.6)岁,病程(1.6±0.5)年。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34±5.2)岁,病程(1.7±0.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Sjaastad修订的相关内容拟定诊断标准[1],颈部头痛持续发作,颈部活动或非常规体位时头痛加重,伴有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疼痛;颈部活动范围变小,颈椎横突靠神经根处有压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近端止点有压痛。影像学检查有或无颈椎退行性改变。

纳入标准: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停用西医治疗达2个月以上,能够配合针刺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合并有颅脑疾患,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源性头痛,全身性及感染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取C1~C7颈夹脊,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于颈椎棘突下间隙直刺25~40mm,并在两侧夹脊穴向脊柱方向刺入,针感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提插捻转平补平泻1min。头部取强间、风池、脑空、百会、天柱、风府,风府朝鼻尖以下方向针刺25mm,风池向对侧鼻尖方向斜刺约25mm,天柱直刺15mm,其余穴位沿头皮向后平刺,得气后提插捻转平补平泻1min,留针30min。

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常规消毒后,颈部夹脊穴直刺25~40mm,其余穴位操作与观察组相同,得气后提插捻转平补平泻1min,留针30min。

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5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行第2个疗程治疗。

3 观察指标

用简化McGill量表(SF-MPQ)评价[2]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和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2/3以上。有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不足2/3。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未减轻,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1/3。

5 治疗结果

两组SF-MPQ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F-MPQ量表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SF-MPQ量表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60例)PRI治疗前 20.48±6.52 21.21±7.47治疗后 4.42±3.54* 4.54±3.66*PPI治疗前 3.62±0.95 3.76±0.83治疗后 0.82±0.75* 0.86±0.98*VAS治疗前 6.41±1.24 6.56±1.09治疗后 2.63±0.83* 2.56±0.7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 “头痛”、“项痹病”等范畴。颈部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瘀阻、气血阻滞、脑窍失养,故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4]。百会位居巅顶,为督脉经穴,其深处为脑之所在,与脑密切相关,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风府为督脉、阳维、足太阳之会,有治疗头痛的作用;脑空为阳维、足少阳之会,治疗“头重痛不可忍”之症有一定疗效;风池为阳维脉与足少阳经交会穴,能定晕止痛、祛风解表、清肝息风;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缓解颈项强痛、疏散头部诸邪功效。齐刺法针刺至患处深部,可直达病所,且刺激强度和范围较大,因此能够疏通局部气血经络,使“通则不痛”。另外,颈源性头痛患者多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针刺颈部夹脊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有报道指出[5],齐刺治疗痛证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齐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好。

[1]王新春.针刺阿是穴辅助低频电针对照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7):526,528.

[2]马海丰,祖素云,李松,等.阿是穴药物注射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1):49-50.

[3]田有粮,张昕,韩焕萍,等.手法松解配合头颈部磁疗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4):312-313,316.

[4]王全,姜益常,李远峰,等.针刀疗法配合中药导入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6):91-93.

[5]伏秀霞.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87-88.

猜你喜欢
颈源夹脊头痛
夹脊穴考辨
光明中医(2022年8期)2023-01-04 20:31:58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颈夹脊”源流考略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