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慈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视觉功能,甚至会导致眼盲[1]。本研究用明目地黄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148例(230眼),均为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3例(76眼)、中药治疗组49例(83眼)、激光治疗组46例(71眼)。男72例(114眼),年龄32~75岁,平均(57±9.5)岁,病程1.5~28年,平均(12.3±1.2)年;女76例(116眼),年龄36~72岁,平均(55±8.6)岁;病程1~26年,平均(11.5±1.08)年。3组年龄、性别、视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治疗组:用明目地黄汤加减治疗。药用益母草15g,丹皮15g,三七5g,枸杞子10g,茯苓15g,当归10g,黄芪30g,葛根15g,生地黄20g,牡蛎20g,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15g,柑橘12g,石决明10g,白蒺藜12g。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剂量根据病情和体质制定,各成分增减范围1~3g。
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先用美多丽-P使瞳孔充分散大至7~8mm,在洗眼前及放置开脸器后各使用1次爱尔卡因表面麻醉。用激光器对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施行全视网膜光凝术,以Ⅲ级光凝斑反应为度,分3~5次完成。伴黄斑水肿行“C”型光凝,再做全视网膜光凝术,每6~10天治疗1次,如有需要再行激光治疗。
联合治疗组:用明目地黄汤联合激光治疗。3组疗程均为12周。
按照国际标准视力表判定视力改善情况。通过检眼镜观察记录视网膜变化,如有无水肿、渗血及出血情况。
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3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3组治疗后视力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后视力变化比较 例(%)
3组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血及出血吸收时间见表3。
表3 3组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血及出血吸收时间比较 (±s)
表3 3组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血及出血吸收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 水肿 渗血 出血吸收时间联合治疗组 76 4.58±0.31 9.85±0.87 2.14±0.28中药治疗组 83 5.43±0.42 11.54±1.23 3.15±0.31激光治疗组 71 5.68±0.36 13.21±1.14 3.86±0.38
3组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萎缩退化或缩小情况。消退率联合治疗组82.9%,激光治疗组76.1%,中药治疗组25.3%,联合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疗效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表明,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破坏部分耗氧高的视网膜感光细胞,进而缓解视网膜缺氧状态,促使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量和释放量减少[3],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防止视网膜出现大量渗血、出血和水肿。虽然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较好,但治疗后眼部并发症也不容忽视[4]。
明目地黄汤加减方主要成分包括黄芪、枸杞子、丹参、益母草、牡蛎、葛根等,有滋补肝肾、补脾益气、活血祛瘀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组织、器官的耐缺氧能力[5]。
综上所述,明目地黄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明目地黄汤或激光的效果,能使视网膜新生血管萎缩退化或者缩小,有效改善视力,明显缩短视网膜水肿、渗血、出血吸收时间。
[1]冯现永.明目地黄汤加减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7,(2):46-47.
[2]黄一睿,赵峰,叶程程,等.优甲乐治疗妊娠期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SH、FT3、FT4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3):270-272.
[3]郑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进展、挑战与展望[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3):209-214.
[4]胡利,李东豪,陈慧,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关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3):210-213.
[5]睢瑞芳.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基因研究现状与挑战,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基因研究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32(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