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视角下的社会美学

2018-01-31 09:01宋子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鸡汤现实主义美学

宋子文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100088)

最近,业界研究学者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整个电影工业的发展历程的简史梳理中。在梳理中发现,中国的电影在潜移默化当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蜕变,这个蜕变跟我们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在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精神等层面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在整个过程当中,我跟身边的很多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一样的,感到惊奇错愕,仿佛还没有了解的时候这一节就翻篇了,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实在太快。韩寒在《乘风破浪》里有相似的桥段,一个传呼机在身上挂了三年后就OUT了,几年之后就被社会淘汰了,甚至是消亡了。我们感觉像是坐在开足马力的过山车上,一瞬间经历高峰,一瞬间又经历低谷,一切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的时候就翻篇了,经济生活、文化层面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历程,题目是“发展视角下的社会美学”。有的时候想放大这个命题,我加了一点后叫做“时代发展视角下的社会美学”。如果再扩大一点,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视角下社会美学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开始把电影创作的视角聚焦到社会发展层面,并在矛盾重重的大背景下有了自我忧虑,这种自我忧虑奠定了一种社会关照的影响。比如张艺谋早期瞄准农村法治建设的影片《秋菊打官司》等。他们以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态度将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矛盾给予记录,在实现自我观念表达的同时,也为整个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默默地奠基。

现今的商业电影创作是从2002年张艺谋执导拍摄的《英雄》开始拉开帷幕的,那时候满社会风靡着堆砌式的华丽美学,也就是所谓异变了的中国美学,但是冷静下来后整个市场已经把这个时代的插曲淘汰掉了。线下的商业电影创作其实就是在匆匆进行跨越式大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将我们珍贵的、美好的、矛盾的,甚至曾经一度嫌弃的粗鄙丑陋的一切,还有那些我们来不及看透的、被历史车轮碾压的一切,都仪式化地在电影影像和商业电影领域中呈现出来。比如《将爱情进行到地》《致青春》《后来的我们》,又如《缝纫机乐队》《怒放》等都属于这样的范畴。对于喜剧类型的电影,观众们更喜欢荒诞一点的呈现方式,尤其钟爱那种事物在变革当中不断消逝又不断放大的过程。他们在电影中发现,自己曾经鄙视过的一切突然变成了记忆当中最美好、最难分难舍的一部分,就满足了所谓的文化诉求。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电影中,通过不断地进行记忆寻找,仿佛成为新时期的商业电影用来呈现时代的另一种方式和规律,比如《港冏》是以情感为名带大家回到了港台文化,影响了那个大时代。《心花路放》《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些在人们的记忆部分中已经丢掉了,但是电影通过这些有着无数视角的故事进行了一次重塑,同时升华了电影主旨。有很多电影都是鸡汤式的,甚至是折射这个时代大多数中青年人曾共同品鉴过的苦鸡汤,这些苦鸡汤仍然被很多公司当成至宝。

国产青春片在这个时代以错落的形态呈现,甚至带有明显的仪式化色彩,比如香港回归、跨年、奥运会等等,都是一股脑的碎片填塞,这些现状进一步折射出了大众的需求,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这些色彩多元的青春记忆时,这些记忆就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再次呈现了。很多时候与海外电影人,包括一些海外的电影节评委进行交流时,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一部电影还没有讲述出一个完整的人生时就已发生了这些变化,人物经历了价值蜕变,整个社会天翻地覆,人也跟着天翻地覆了,整个家庭关系都是处于破裂再重组,重组再破裂的规律当中。其实我们很想跟他们解释,但是解释不通,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十年被称为一个时代,二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度过了一辈子,我们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一路摸爬滚打才走过来的,一路砸碎,一路再重组。这种建设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会成为带有缺憾的美好,这种缺憾式的美好在目前的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创作中被当成了不二的致胜法宝,在市场上一呼百应。

这类电影都是以情怀为名进而大踏步向市场进军的,而且皆被大众所接受,虽然票房有的很高、有的一般,但是没有几个片子是真的会一砸到底的。飞机、高铁和脚踏车都是带有明显意义的视觉体验,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影响着中国电影创作的美学诉求,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与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电影创作,目前已经是国内主流电影观众的必需品,而商业片缔造的记忆和情怀盛宴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

关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商业化创作,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所急需的,为什么说是急需呢?所有鸡汤式的商业电影在大的环境下都面临着挑战,同时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大众化契机,需要着眼于目前大众的内心,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和诉求上,也就是说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是要在别人洒完了鸡汤之后再往上狠狠地洒把盐。

例如贾樟柯的艺术电影创作更能担当起中国电影的社会意识,但是在大众领域下一开始并不能被广泛接受,所以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寂寞期。这个局面在最近几年悄然改观,因为现实主义创作是经历了这段寂寞期之后,在逐步完善自我、寻求改变。商业片一开始把现实主义题材用现实主义视角去呈现,使其拥有了现实主义的外壳,接着开始作进一步的尝试。陈可辛等导演以前都是在做现实主义语境下的商业化实践,他们也成为了拓荒人。再如,电影《我不是药神》把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恰恰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契机,而这也可能会激励着未来几年电影的发展,尤其是青年电影人在创作上将逐渐往这个方向偏转。现实主义并不一定是跟大众有距离、有鸿沟,甚至是绝缘的,我们要证明中国电影是真正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共命运的,并不是简单个人化的自爱自怜。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产生一系列真正属于自己且无法被替代的好作品,发展视角下的社会美学才能真正丰满起来。

猜你喜欢
鸡汤现实主义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外婆的美学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鸡汤热线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