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2018-01-31 03:38彭冰冰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世纪逻辑

彭冰冰

(嘉兴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迄今为止,学者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和方法论原则问题*梁树发、李德阳认为,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是面对 21 世纪问题、把科学成果转化为理论发展元素、发展的多方面展开与理论层次的提升、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参见梁树发、李德阳:《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3期。)董振华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实践观点反对教条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反对经院主义、坚持理论自信反对虚无主义。(参见董振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光明日报》2016年8月28日第6版。)高正礼认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本真等指向性原则。(参见高正礼:《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桂海论丛》2016年第4期。),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自觉。此外,还有学者对“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张劲松认为,坚持以“中国特色”为理论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道路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参见张劲松:《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重蕴意》,《科学社会主义》2016 年第4期。)陈锡喜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两个范畴的外延和内涵进行了比较。(参见陈锡喜:《不断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9期。),还有学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参见梁树发:《历史经验与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望》,《理论视野》2016年第5期。,也有学者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对于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参见雷云:《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经过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问题意识为前提,要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也有学者已经关注到价值导向的问题,认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以人民性为价值导向*参见张鹏飞、马忠:《论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导向》,《社科纵横》2017年第6期。。还有学者指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更加注重扩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参见汪信砚:《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三题》,《光明日报》2017年7月3日第15版。。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从具体细节上对“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解答,但是,却缺乏对如何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拟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和“面向世界”的发展逻辑三重维度对发展21世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谢迪斌认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遵循三重逻辑,即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需要的时代逻辑、本土融入的文化逻辑。参见谢迪斌:《发展 21 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重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作进一步的分析,以便为从方法论、价值论以及历史观层面解答“如何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抛砖引玉。

二、“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

所谓“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就是指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中实现的。致力于时代问题的把握和理论解答,为当下社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既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逻辑方法,也是逻辑归宿。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页。

首先,“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与主题。坚持直面时代问题,以之为导向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之存在根基和合法性根源。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准确、深刻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出场方式。正是在对德国书报检查制度和对林木所有者利益保护法案等物质利益的“苦恼的疑问”的关注中,马克思开始将思辨的目光投向现实,开辟了全新的哲学道路。马克思进入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为了改变现实。哲学尽管以高度的抽象思辨为其理论外观,但哲学本身并不能制造问题。任何哲学问题都是首先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以一种观念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现实矛盾。因此,回应时代呼唤,解答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性使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切入现实、改变现实。而切入现实、改变现实的任务要求我们敢于直面现实中的问题。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的改变以对现实的认识为前提。而现实在问题中存在或以问题的形式存在,就使对现实的认识不能不在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中实现。*参见梁树发:《“切入”是由现象到现实和问题的过程整体》,《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所以,切入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首先在于发现问题。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也是破解矛盾的着力点。

如何把握时代问题呢?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具体的、流动的、散在的。对这些具体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是必要的,但对于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解决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总问题”中实现的。因此,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方法,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党情、国情与世情的新变化,把握当今中国的时代方位和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此才能观察、总结、提炼和概括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总问题”。在笔者看来,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总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外在地表现为经济的、文化的、环境的、社会的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特定时空,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的现实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充实、深化、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和道路的认知和把握的基础上促进和实现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其次,“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式方法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避免那种对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关系的形而上学态度,把学术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注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真正的内容。既然是理论研究,当然首先要求具有学术性,要求资料详实、表述准确、结构严谨、论述充分、逻辑严密,没有学术性谈不上科学研究。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研究的学术性并不是仅仅指它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而是指它对人及其社会发展过程中“时代的迫切问题”的深刻理论解答。毛泽东指出,如果仅仅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仅仅记诵书本上的个别原理和结论,但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不能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而真正的理论家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页。。马克思主义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而是改造现实的理论。科学地“解释世界”固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但是,积极地“改造世界”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向与理论关怀的主旨。抽象空洞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并不具有能动的变革力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下中国的现实相结合,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思想武器,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为着解决中国的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对待马克思主义,无论是继承它,还是发展它,关键都在于要使它成为活生生的变革力量,让它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追求纯形式主义的“学术性诉求”,将马克思主义锁进书斋采取所谓“中立”、“客观”立场来开展的理论研究,不能视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不可能真正带来马克思主义的繁荣与发展。

再次,“面向现实”的问题逻辑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不是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而是来自于理论之外现实的触动与挑战,理论主动应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它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质,即在于它总是以直面现实、解决当下问题为己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是能够清晰地指认时代本质、把握时代方向,为时代问题的解答提出自己的答案,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出场、与时俱进的秘密所在。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任何思想总是时代的思想。列宁强调:“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5页。任何一个时代中都包含着多种矛盾,有着纷繁复杂的现象,“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页。。而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列宁专题文集 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人们只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认识事物。任何哲学家的哲学提问和解答都只能源于他所处时代的客观现实。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也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百年中国化,百年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就是一场在历时性问题史中不断展开共时性理论创造的过程。正是围绕着中国百年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时代问题,创造性地解答了这些问题,才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先进理论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总之,正是时代问题的不断转换和解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演进,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就是通过解决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实现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立足21世纪“中国实践”,直面21世纪“中国问题”,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这就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内涵。

三、“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

所谓“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回应人民关切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理论对象是谁,理论倾向何在,话语权由谁掌握,这是每个哲学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这不仅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政治要求,也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逻辑。

首先,坚持“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是人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一直处在发现真理的途中。真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同具体时空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表现形态,正是真理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不同面相。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价值旨归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不是仅仅停留在从理想的“应当”出发对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进行道德上的控诉,而是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离开历史辩证法的价值批判只能是一种乌托邦情怀。同样,离开价值批判的所谓科学批判仅仅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实证研究。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固然是为了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提供革命的理论武器。总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价值批判与科学分析是有机统一的。正是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完美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来否认意识形态性,也不能用意识形态性来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割裂两者的内在联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会将马克思主义引入歧途。“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所以各执一端,就在于他们割裂了这种内在的统一。而中国共产党人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将观念的抽象性与现实的特殊性融合为理论的规律性,以此落实在千变万化的具体时空中,把中国实际、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统一起来,用生动丰富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其次,坚持“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立场。毛泽东在谈到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判断标准问题时说:“是一个假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马克思主义研究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当然首先必须要有对现实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情感因素非常重要。深刻的情感体验是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力。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存在与进步的精神动力,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总是“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企图追求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将客观性奉为圭臬的“价值中立”只是一种“实证拜物教”。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空谈家式的马克思主义者,既不做书斋里经院式的研究,也不做流行政治口号式的宣传;既要防止远离现实的纯学术倾向,也要防止消解理论深度的庸俗化倾向。理论深度的丧失与现实感的缺乏一样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深入到人民的生动实践中去,在那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中找到学术研究的基点。为人民著书立说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应有情怀。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所谓“需要”,本质上就是人民的需要。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满足人民需要的理论才能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再次,坚持“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必然地改造世界,实践才是改造世界的直接力量。马克思主义只能通过改造人民的观念来改变人民的实践,进而通过人民的实践来改造世界。要改造人民的观念,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科学化的逻辑语言转换为大众化的日常语言,运用富有民族气派、民族风格、民族特色的语言来传播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掌握。毛泽东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 页。马克思曾批判那些用一些艰深晦涩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哲学家,他说:“哲学家们只要把自己的语言还原为它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通语言,就可以认清他们的语言是被歪曲了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就可以懂得,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表达,“西方马克思主义” 身处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框架之中,提出问题和说明问题也是关照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实践的。但从根本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辨性使其无法挣脱纯粹话语的牢笼,无法在历史具像中化为某种具有活力的表现形式,从而没有转化为变革现实的力量。而以毛泽东、艾思奇、李达、胡绳等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掌握,使群众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总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只有坚持“面向人民”的价值逻辑,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驱动下,才能不断开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改变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而且也将改变全人类的命运,促进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这就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内涵。

四、“面向世界”的发展逻辑

所谓“面向世界”的发展逻辑,就是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内容,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页。理论的力量与活力不仅在于认识现实,解释当下,更在于改变问题所处的时空环境,由此去创造未来,创造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不断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要面向中国问题,探寻中国道路,追寻中国未来。我们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照着说”好马克思主义,而且还要总结中国经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接着说”好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两个层次:*参见梁树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提升》,《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第一个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化,即从实践经验中生发出理论,根据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最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一层面主要是从理论普遍原理的地方化来着手的,即将普遍规律在具体地方加以民族化、个别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为各国都有其特定的现实条件、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李大钊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他的实境。”*《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实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当然也包括文化环境。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给予批判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代表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只有响应轴心时代以来中国传统智慧的声音,马克思主义才可能实现自身话语结构的地方化转换。上世纪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叙事、话语模式的建立,既是革命的民族主义叙事,也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的产物,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自强不息”、“变易图强”、“与时俱进”等思想的写照。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挽救了中国传统文化,改变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观念结构和精神气质,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之所以可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自身国情,彰显民族风格,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以鲜明的民族特色、鲜活的民族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要素。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毛泽东的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而且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粹并赋予其时代风貌,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述方式与实践程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将地方化、民族化、国别化的理论(在此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加以普遍化,将其抽象化为更加普适的理论概念,从而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再具体化可能。具体来说,就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总结和提炼,提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认识,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普遍意义的理论内容,可以用来指导其他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以此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是,离开理论所根源与面对的现实基础,离开自己的民族社会文化积淀,妄图发展出一套观念的形而上学体系,妄言创新,都是难以想象的。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曾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我们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中国社会接受并发生重大历史影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否则,任何思想都是起不了作用的。但是,在“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时代,“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 页。。“中国问题”不仅是地域性问题,也是时代性问题、世界性问题。中国方案不仅具有区域性价值,同样具有世界意义。全球化的力量要求我们必须从世界视域看待地方,从广域角度面对局域,如此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跨越国家、阶级、文化的宏伟使命。

另一方面,“任何特殊都是一般”,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体表象中必然蕴含着普遍规律的总体命题。中国经验不仅是“地方性知识”,其中也蕴涵着一般性、普遍性的东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具有普遍的意义*参见彭冰冰:《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内涵和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决不是置身于世界发展进步潮流之外,而是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化、具体化与世界化相统一的进程。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是世界文明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地民族化、具体化的过程中走向了世界、影响了世界。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该要有理论勇气,自觉地将中国化提升为世界化,从具体时空场域中超越出来、抽象出来,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性质在当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整体交融的格局中获得新的表现形态。这不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一般科学理论发展的普遍逻辑。因此,按照“面向世界”的发展逻辑去推动和促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构成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内涵。

五、结语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革命性本质决定了它总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为了实践而发展理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体时空地方的真实,其中蕴藏着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勇于面对、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凸显出来的那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保障和根本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只有为人民群众服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才能创造出更多立足中国本土特色,又能与世界命运交融的理论成果,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所内在具有的不断革命、不断创造、自我更新的理论魅力展现出来。而马克思主义始终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特质,使得它必须在历史中不断展开自己、变革自身,这决定了它只能坚持走一条不断发展的道路,而非固守某种固定的体系与答案。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该致力于做“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从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维度去研究中国问题即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的问题,进而揭示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世纪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世纪赞歌
创新的逻辑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My School Life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