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一名书法爱好者,退休多年。可5年前,突然感觉右手不听使唤,开始以为没有休息好,后来越来越严重,手抖得厉害,别说写字了,就连吃饭穿衣都费劲。
就诊过几个医院,有的说是帕金森,还有的说是特发性震颤,开了些口服药但效果都不好。
请问,我父亲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他以后还能练书法吗?
湖北 张女士
张女士:
根据您的介绍,您父亲的情况考虑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但是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很多人开始时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实际上这是两种病。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
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可进行脑起搏器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这是功能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有效,且其长期疗效的稳定性已得到世界公认。脑起搏器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明确,术后可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调整电极参数,能使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宋健
我今年73岁,患高血压30余年,长期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血压135/80mmHg左右。两年前遵医嘱加服依那普利降压片后出现尿酸增高,右脚大拇指阵发性刺痛,停药后尿酸降至390umol/L左右。
两年前曾出现尿泡现象,未引起重视。历年检查血糖、血脂、肌酐正常。彩超双肾正常,右心稍大。
现查:血糖6.26mmol/L(正常值3.9~6.4),同型半胱氨酸13.9μmol/L(正常值4~10),尿酸397umol/L(正常值210~430),尿微量白蛋白49.5mg/L(正常值0~20),尿常规正常。现遵医嘱服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
请问专家:尿微量白蛋白49.5mg/L,提示肾损伤在哪个程度?预后如何?应怎样治疗?
四川 吴先生
吴先生:
尿内蛋白质分为长期性和暂时性蛋白尿两种。
(1)有肾脏疾病患者,血浆中蛋白质通过肾小球进入尿内,含量比较多。您经B超和肾功能检查,报告结果都属正常,可以排除这方面原因;
(2)暂时性蛋白尿,多发生于运动后和因病发热时,您在来信中未提到这方面原因。
(3)73岁老先生难免有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尽,膀胱内残余尿并发轻微膀胱炎,尿内少量白血球,红血球死亡分解后也会产生轻微蛋白尿。
可请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前列腺和膀胱残余尿B超检测就可确诊。确诊后请泌尿外科专家治疗。
另,尿内微量蛋白质对健康无损,也可不治疗。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沈海源
患者男性,56岁。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近段时间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在本地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心脏超声报告:左室60mm,左房58mm,射血分数28%,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反流。医生说是心衰,建议到大医院进行心脏移植。
患者有高血压1 0来年,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
请问,目前的情况用药不能控制吗?有其他治疗方法吗?浙江 刘先生
刘先生:
在现阶段,心脏移植仍是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最后“救命”手段。
不过,供体的缺乏仍是制约心脏移植最大的瓶颈,不幸的是心衰患者等待供心期间6个月和1年病死率分别为21%和41%。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心脏移植手术缺乏了解,往往错过了最佳手术期。
特别提醒: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而3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果稍微活动就有气喘胸闷等症状,可以到医院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心脏移植手术的常见适应症有:
1.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其中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及慢性克山病等。
2.无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严重缺血性心脏病。
3.无法通过矫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4.终末期瓣膜病,无法通过换瓣手术治疗。
5.其他难以通过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6.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对于有心脏移植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接受移植手术,以避免病情很重时再手术,既会大大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病几率及手术费用,同时也会使死亡率增加!
再次强调,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希望大家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护好心脏。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邵永丰
我平时身体不错。可最近经历了一次鼻出血。某天睡觉前不知怎么回事突然鼻子里有鲜红的血流出来,虽然量不大,但我还是很紧张,还好附近有医院,急诊处理了才好转。
后来跟身边的朋友提起,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鼻出血的经历,有些说前倾能止血,有些说还是要头部后仰才有效,有些说要用湿毛巾垫住脖子后面。
请问,到底哪种说法靠谱呢?还有鼻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自己能处理吗?
江苏 宋先生
宋先生:
鼻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专业叫法是鼻衄。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
鼻出血原因不同其表现各异。多数出血部位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于此区。
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的动脉。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发生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交替或同时出血。
处理方法:
◎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以免升高血压加速出血;
◎坐位或者站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者捏紧鼻翼10~15分钟,同时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
◎额头放置冰袋,收缩血管;
◎及时拨打120送医。
注意:
◎上述的指压止血法需要持续按压10~15分钟,期间不能按压几分钟看一下,仍在出血再接着继续按压,这样一按一松,是没有止血效果的。
◎鼻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止血即可。但是需要注意止血过程中有没有面色苍白、心跳加速,以及身体皮肤有没有突然出现的淤斑或出血点,如果有要及时送医。
◎记得要头前倾,别后仰。
◎关于额头放置冰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冰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应付少量的滴血,而且起效比较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冰块不是随手能拿到,所以我这里也不作为推荐选项,如果正好有条件的可以试用下。
重庆巴南区中医院急诊科主任 黄川
我孙子今年才1岁多,可自打满月后就经常便秘,最短4天1次大便,最长10天才有1次大便。用了不少方法,效果却不明显,让我们大人很头痛。
请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便秘呢?有什么特效疗法吗?湖南 唐女士
唐女士:
宝宝有以下表现考虑为便秘:1.新生儿大便质硬,而且每天少于1次;2.大一点的宝宝大便质硬,且3~4天才排大便1次;3.无论什么年龄出现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排便困难费力;4.在1次比较大量的排便之后,阵发性的腹痛减轻;5.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6.两次排便之间出现遗粪;7.超过1周未排大便。
食物通过肠道,水和营养被吸收,废物变成大便,要形成软便肠道需要有足够的水分,下端肠道和直肠必须要收缩、放松,才能使大便易于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便秘。幼儿便秘易形成恶性循环。大便在肠道呆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越干越硬,排便时非常疼痛,宝宝就会下意识地把大便憋回去即“憋便”。引起宝宝便秘大多有3种原因:一是家庭遗传的倾向性;二是进食新的食物或者牛奶,如从母乳变成吃奶粉,或从奶粉变成牛奶;三是没有养成定时规律大便的习惯。
如果宝宝轻微或偶尔的便秘,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减轻病情。以下方式,适用于婴儿,也适用于大一些的学步孩子,一般需要治疗2个月:
1.少吃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精大米、精白面包、婴儿米粉、不太熟的香蕉、苹果、胡萝卜、牛奶等都是可能导致便秘的食物。
2.在食物中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吸收水分,软化大便。可以在辅食中添加一些高纤维素食品,包括水果杏、李子、梨和桃,高纤维素的蔬菜(豌豆、大豆、西兰花、各类绿叶菜等),以及全麦麦片和面包等。
3.增加水的摄入量。水是最容易被忘记,也是最经济、最方便的软便剂。膳食中增加纤维素的同时一定要多喝水才能软化大便。
4.对一些更为严重的宝宝,可以用开塞露。
5.用轻泄剂,先用最自然和简单易行的两种方法:
(1)李子汁(一半果一半水),4月大婴儿可以喝15~30ml(毫升),学步期宝宝可以喝240ml。杏、李子、梨、桃还可做成果酱给孩子吃,可放到面包和饭里。
(2)亚麻籽油是通便好食物,既有纤维素,又含a-亚麻酸,6月大每天1茶匙(大约5ml),1~2岁每天1汤匙(大约10~15ml)。
6.灌肠剂:宝宝便秘严重时采用,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廷玉
我今年70岁,平时常在锻炼身体,也在补钙,没有腿抽筋。可近半年来,感觉多走一会路腿脚就感觉酸痛,两腿也变得有点不听话,不久前还一不小心摔倒了,还好没有骨折。
到医院骨科检查了下,医生说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功能退化,还有足弓塌陷。
请问,腿脚不好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广西 石先生
石先生:
我们的站立、行走都是靠双脚支撑,双脚每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骨骼、肌肉、韧带,组成了脚部的3道防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脚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逐渐退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脚部不同部位出现老茧,足的弹性降低或消失,行走时间缩短或站立时感到不适或疼痛。
一般来说,脚部退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足弓塌陷。如果不加以干预,就可能引起邻近关节肌肉的损害,如畸形、关节炎、肌肉痛等。另外,由于脚部种种衰退改变,还会给大脑提供不恰当的本体感觉讯息,导致下肢肌力及肌张力的失衡,最终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使老年人的运动反应时间延长,步态平衡控制混乱,容易诱发跌倒,增加意外的风险及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对于足弓塌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甚至是手术的方法进行矫正。比如,有些人鞋底总是一侧磨损特别厉害,这就说明与走路姿势不当可能有关,最好先靠纠正自己的习惯;如果自己很难纠正,那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些足弓垫、矫形鞋或支具等。如果足弓塌陷不太严重,可以考虑购买成品足弓垫;严重者,则需要专门定制足弓垫。
目前市面上的足弓垫有软式、半软式和硬式3种。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活动量不大的最好选用软式的硅胶垫,能对足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运动和锻炼时,应选择硬式的;脚掌较宽的人可选用半软式垫。自制足弓垫时,最好两边薄、中间厚,软硬适中。
另外,医院的骨伤科、康复医学科也常常通过一些中医针灸、中药熏蒸以及西医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的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脚部不适。而对于那些脚部结构改变严重者,还可以进行手术矫正,术后再辅助物理治疗,或是使用矫形鞋垫改善下肢生物力学的状况,以此来巩固疗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主任医师 邵萍
最近,天气转冷,阴雨天增多,虽然每晚在床上躺够了8小时,可我总感觉没睡好,没有力气,不想说话,看到认识的人也想避开。特别是早上起来精神萎靡不振,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虽然以前曾因为某些原因得过一段时间抑郁症,可治疗1年已经恢复了,平时和邻居、朋友交流也没有问题。
请问,我现在是怎么了?
重庆 周女士
周女士:
首先,您的情况很多人都有同感,您不要反复想太多。秋冬季节,原本就是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而持续的阴天,由于久不见阳光,人容易出现疲惫、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心理素质较差、原本就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病情也容易出现波动。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天气的改变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阴雨天可能会令他们坐立不安,严重的还会情绪失控。
在阴雨天气里,当情绪低落、焦躁不安时,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谈心交流,或者在安静的环境里听听节奏舒缓的音乐,为自己的身心适度放松。对于需要长期待在室内的上班族,请调亮室内的灯光,增强光线,营造一个阳光充足的环境。
此外,雾天尤其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膳食中增加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等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