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农村现代化,深意几重?

2018-01-31 02:48:28陈文胜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规律农民工

□ 陈文胜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型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过去的四化同步,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战略,是要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农业发展战略。现在倒过来了,倒过来的战略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从首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这样一个历史转轨。

农业农村的短板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水平。中国是不是实现了现代化,关键看农业农村。到这个阶段,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已经来自工业和城镇了,我们不仅不需要农业的剩余,也不需要农村的剩余了,土地财政和农民工这两个基本制度要改革了。城乡差别还很大,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城乡财产两极分化。同时,农民工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包括教育、医疗等等。所以,在关键时候,土地财政和农民工都面临政策全面转轨,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原来主要只讲农业现代化,如四化同步就只提农业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理解呢?原来提农业现代化大多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现在把农业农村放在一起,那就不能单纯地把农村作为一个农产品供应基地。因为,乡村发展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能离开乡村吗?所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从整体视野中看待乡村的发展。

再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人类要回归大自然、回归乡村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所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转轨,使乡村的功能进入了多元发展的历史阶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就是改革两个根本制度。首先要打破土地财政制度。因为,原来是农业支持工业,农业税取消了,但农村的土地仍然在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要像取消农业税一样取消土地财政,使土地的财富增值转变服务于乡村的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处理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有可能成为画饼充饥。再就是公共服务制度,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还要转变发展理念。原来搞城乡一体化是从经济规律来理解的,是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次呢?不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还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规律,每一个村庄的形成是社会与自然演变的结果,很多村庄的形成有千年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发展规律是什么?生态发展规律是什么?整个理念要归纳到“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思路上来。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最根本的,就是不能再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那是错误的。

猜你喜欢
工业化规律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巧解规律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