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的效果①

2018-01-31 02:34梁文锐吴小平张启富李鑫余礼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1期
关键词:骨盆脑瘫痉挛

梁文锐,吴小平,张启富,李鑫,余礼梅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广西南宁市530007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脑瘫的60%~70%[1]。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差,肌张力异常活跃[2-4]。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竞技体育领域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也有较好作用[5-6],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平衡等方面亦有少量报道[7-8]。在胸廓下缘应用束带能使患儿腹内压增高,有利于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

本研究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情况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本科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70例,年龄1~5岁,符合2006年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情平稳,能听懂简单的指令;②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分级Ⅱ~Ⅲ级。

排除标准:患儿不配合,影响康复训练。

入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治疗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脑瘫类型、智力发育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加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每天120 min,每周5 d,共12周。

1.2.1 常规康复

包括运动疗法(如主动运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神经发育治疗、运动再学习、引导式教育等)抑制异常反射模式,纠正异常姿势,改善患儿运动功能;物理因子治疗(低频脉冲电疗、水疗等)、作业治疗、言语矫治等。

1.2.2 核心稳定性训练

1.2.2.1 肘(手)支撑训练[7]

俯卧位双腿悬吊肘/手支撑,保持1~2 min,每组8~10次。双腿悬吊下屈髋收腹,双肘支撑床面,髋关节充分伸展,使下肢与躯干成一直线。患儿趴在Bobath球上,肘关节伸直,手支撑地面,治疗师双腿固定Bobath球,上肢及手固定患儿,进行俯冲训练,手支撑维持30~60 s,反复多次训练。

1.2.2.2 骨盆控制训练

患儿仰卧于治疗床,膝关节屈曲90°,髋关节伸直,治疗师双手固定膝关节,抬起骨盆;逐渐过渡到仰卧在Bobath球上,进行骨盆抬起训练。侧卧位双腿悬吊下提髋训练。患儿坐在Bobath球上行左右、前后及侧方多方向骨盆倾斜控制训练;坐在Bobath球上弹起训练。四点跪位于治疗床,进行前后、左右摆动骨盆控制训练。

1.2.2.3 躯干旋转训练

患儿两点跪位,抬头挺胸,嘱患儿身体左右旋转,然后左右侧方摆动。

1.2.2.4 爬行训练[9]

四肢伸直的四点爬行。肘关节屈曲的肘位四点爬行:肘关节屈曲、下肢伸直肘位爬行,四爬位移动重心训练。应用滚筒进行四爬位训练。双下肢交替运动,嘱患儿爬行时头部抬起,治疗师协助爬行训练,控制骨盆;肘关节屈曲、下肢伸直的肘位爬行可逐渐过渡到下肢放Bobath球进行爬行训练,以增加不稳定性,提高训练难度。

1.2.3 束带强化稳定核心训练

选取有一定弹性的透气尼龙粘带,测量患儿胸围,束带长约为患儿胸围的1.3倍,宽约12 cm,可依据患儿年龄适当增减。束带一端缝制自粘扣,使约束下胸廓时牢固。

在稳定核心训练时,为患儿绑上束带,束带下缘平肋骨下缘,松紧适当,以能伸入一个手指为宜。训练方法同上。

训练应在进餐30 min后进行,以免出现呕吐、反流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休息,松开束带,调整松紧度;症状缓解后继续训练。不训练时取下束带。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10]、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11]和徒手肌力测试(Manual Muscle Test,MMT)[12]对患儿进行评定。

MMT采用Kendall百分比法评定腹外斜肌,0分、5分、20分、50分、80分、100分对应于0、Ⅰ、Ⅱ、Ⅲ、Ⅳ、Ⅴ级。腹外斜肌分级标准为:0级,坐位,试图转体时未触及腹外斜肌紧张;Ⅰ级,坐位,试图转体时触及腹外斜肌收缩;Ⅱ级,坐位,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固定骨盆,令被检查者胸部分别向两侧旋转,能部分完成;Ⅲ级,仰卧,躯干旋转,一侧肩能离开床面;Ⅳ级,仰卧,屈髋、屈膝,固定下肢,能双手前平举坐起并转体;Ⅴ级,仰卧,屈髋、屈膝,能双手抱颈坐起同时向一侧转体。

上述评定均由本科室对分组不知情的治疗师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进行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BBS和MMT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4。

表2 治疗前后两组GMFM-88评分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BBS评分比较

表4 治疗前后两组MMT评分比较

3 讨论

由脊柱、髋部、腹部结构和下肢近端等组成人体的核心,由运动肌和稳定肌共同控制和稳定人体重心。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势,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13]。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是通过训练核心肌群和深层小肌肉力量训练,增加身体稳定性,在动态训练环境下兼顾深层稳定肌和表层运动肌,提高核心肌力,为上下肢末端提供稳定支持。

核心稳定训练在竞技体育及康复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躯干及髋关节的控制,下蹲最大负荷及垂直跳跃技能明显提高[14],运动中维持和调节身体稳定性[15];核心稳定性加强、稳定程度的调整和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转换的控制,为力量产生创建支点,能提高能量输出,明显提高体育运动成绩[16-17]。在康复领域,国外报道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慢性腰痛。研究显示,核心稳定训练能使患者腰椎稳定性、平衡性、协调性增加[18-19]。Shamsi等[20]通过测试肌电信号,在瑞士球平面下腹直肌、腹内斜肌及椎旁肌等肌肉激活率明显高于稳定平面,这些肌肉的激活有利于保持脊柱稳定及控制能力,对慢性腰痛患者改善姿势及减轻疼痛有良好效果[21]。

以往研究显示,传统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步行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22]。临床中我们发现,传统康复虽然能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及运动模式,但仍然存在坐、站、行走等困难,究其原因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导致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坐位时身体前倾,拱背坐、站,爬行困难;出现拖爬、兔跳,不能高爬;直跪、跪走不能,出现骨盆前倾,凸腹、胸部前挺;体位转换困难等。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8]、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爬行和步行功能及协调能力,改善患儿躯干及骨盆核心部位的控制能力,改善活动水平[9,23]。

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本科室近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所用束带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布带,材质柔软,不易伤及患儿;取材方面,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前胸廓通常外翻,胸部前挺,出现胸廓畸形。利用束带约束力纠正胸廓畸形,增加躯干本体感觉刺激,综合运用感觉统和训练;同时增加腹内压,对核心肌群,如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膈肌等核心稳定性训练时给予额外阻力,强化核心肌群训练,使效果更明显。使用束带限制胸廓过度扩张,使腹肌在吸气时隆起,增加腹压,有助于建立腹式呼吸模式,避免传统方法需要治疗师使用双手压患儿胸部,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呼吸肌。腹式呼吸训练是核心稳定性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腹内压增高,强化了呼吸肌训练,而呼吸肌如膈肌、腹部肌群、背肌群均属于核心肌群,也有利于增强患者核心稳定性。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有利于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改善,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24]。本研究显示,使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和肌力,与刘璨等[25]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在核心稳定训练时使用束带以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功能。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短,有待深入研究。

[1]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石淑霞,吴建贤.痉挛型脑瘫患儿躯干稳定性控制功能评估[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4):278-281.

[3]Elder GC.Contributing factors to muscle weaknes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Dev Med Child Neurol,2003,45(8):542-550.

[4]万勤,胡金秀,张青,等.7~15岁痉挛型脑瘫儿童与健康儿童言语呼吸特征的比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7):542-546.

[5]席建明,冯晓东.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8):777-778.

[6]钱佳佳,王磊,曹震宇.核心力量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动态平衡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479-481.

[7]刘跃琴,张惠佳,覃蓉,等.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1):1071-1073.

[8]宋雄,邹林霞,林小苗,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4):377-384.

[9]李丹,刘军军,刘亚琼,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5):583-585.

[10]Legg L,Langhorne P,Anderen HE,et al.Rehabilitation therapy services for stroke patients living at home: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J].Lancet,2004,363(11):352-356.

[11]Blum L,Korner-Bitensky N.Usefulness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Phys Ther,2008,88(6):559-566.

[12]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4.

[13]张敬,刘世文,李贞兰,等.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医学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0):946-949.

[14]Reed CA,Ford KP,Myer GD,et al.The effects of isolated and integrated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on athletic performance measures:a systematic review[J].Sports Med,2012,42(8):697-706.

[15]Park JM,Hyun GS,Jee YS.Effects of pilates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on the balance abilities of archers[J].J Exerc Rehabil,2016,12(6):553-558.

[16]Wirth K,Hartmann H,Mickel C,et al.Core stability in athletes:a critial analysis of current guidelines[J].Sports Med,2017,47(3):401-414.

[17]Araujo S,Cohen D,Hayes L.Six weeks of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improves landing kinetics among female Capoeira athletes:a pilot study[J].JHum Kinet,2015,7(45):27-37.

[18]Coulombe BJ,Games KE,Nei EP,et al.Core stability exercise versus general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J].JAthl Train,2017,52(1):71-72.

[19]Tang S,Qian X,Zhang Y.Treating low back pain resulted from lumbar degenerative instability using Chinese Tuina combined with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omplement Ther Med,2016,25(3):45-50.

[20]Shamsi MB,Sarrafzadeh J,Jamshidi A.Comparing core stability and traditional trunk exercise o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using three functional lumbopelvic stability tests[J].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15,31(2):89-98.

[21]Muthukrishnan R,Shenoy SD,Jaspal SS,et al.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ore stabilization exercise regimeand conventional physiotherapy regime on postural control parameters during perturbation in patients with movement and control impaiment chonic low back pain[J].Sports Med Arthrosc Rehabil Ther Technol,2010,13(2):251-256.

[22]庞伟,李鑫,范艳萍,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30-33.

[23]Au MK,Chan WM,Lee L,et al.Core stability exercise is as effective task-oriented motor training in improving motor proficienc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Clin Rehabil,2014,28(10):992-1003.

[24]Okada T,Huxel KC,Nesser TW.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stability,functional movement and performance[J].JStrength Cond Res,2011,25(1):252-261.

[25]刘璨,王跑球,覃蓉,等.核心控制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81-882.

猜你喜欢
骨盆脑瘫痉挛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