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红艳
摘 要: 从充满乐趣的幼儿生活步入秩序井然的小学阶段,幼儿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人条件不同,进入小学后部分会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内容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做好这一工作的有效方法,旨在帮助一线幼儿教师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的开始。
关键词: 幼小衔接;家校联合;培养良好习惯
幼小衔接是如今家长和幼儿园较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培养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自律意识,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要求幼儿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循序渐进地熏陶幼儿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涯有正确的认识。
一、 家校联合共创良好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知,家长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力量,實行家校联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为了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举行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做好衔接工作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并制订工作计划,各自承认任务,定期交流汇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进入小学后,由于学习任务加重,需要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部分幼儿在家中不按时吃饭、休息,做事拖拖拉拉;到了幼儿园由于自我意识较强,不遵守班级管理秩序,不听老师的指导安排,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不融洽。这些都是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障碍因素,所以家校联合工作首先要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在家中家长要逐步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督促他们按时按点吃饭休息,每天固定为幼儿布置小任务,鼓励他们完成之后会有奖励;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制定班规指导学生努力遵守,和学生讲——上课要保持安静不乱走动,有问题举手示意老师,得到老师的许可后才能发言;在校用餐或休息也可采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在家形成的好习惯能延续到学校,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回到家中也能保持。这样,不管在家中还是学校,家校孩子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 注重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
对孩子即将步入小学这一问题,家长的态度各有不同。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反应慢担心跟不上学习,想再让孩子上一年幼儿园。但总要迈出这一步让幼儿逐渐成长,过分地原地踏步也会弱化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部分家长担心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会让他们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目的是不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不注意方法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没有任何准备就直接学习小学知识会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而对小学学习产生恐惧感,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一阶段不必急于让孩子接触具体的学习内容,而是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比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等,能够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还要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且主动的读书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从容前进。
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可为幼儿安排各种开发智力的游戏,在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尤其部分游戏需要用到算术、文字知识,幼儿在游戏的带动下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每周抽出固定时间陪幼儿一起读书,从小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之后再让幼儿发言说说通过看书知道哪些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要学会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以后多年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反复有意训练,这一时期重点是让他们初步感知。
三、 激发幼儿上学的动力
想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还要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从潜意识里认为上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条件的幼儿园组织可以幼儿到就近的小学参观,让幼儿观察小学和他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区别,看看小学生上课情况如何,有机会请小学生谈谈自己目前的生活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更容易在其中发现乐趣,看到小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课间和其他同学玩耍、做广播体操。参观完之后随后提问幼儿有何感想,孩子们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教师顺势说:大家也会拥有这样的生活,也会和小学的大哥哥姐姐一样穿上漂亮的校服背上小书包坐在教室里一起学习,大家要快快长大,实现自己上学的梦想。除此之外,家长可领着孩子提前为上小学做准备,比如一起购买学习用品,去书店购书,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知道上小学以后的生活一样甚至更加精彩,会认识新的朋友,用崭新的学习用品,掌握更多的知识,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和大家一起开启新的生活。
做好幼小衔接,是促使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的重要推手,也是每一位幼教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和责任。面对每张可爱的笑脸和祖国未来的希望,相信有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幼儿园的不断努力,能够为孩子展开明天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敏.浅谈幼儿教师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2]薛辉.在幼小双向互动中谈幼小衔接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