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合理支架为农村高中英语学困生脱“困”

2018-01-30 09:51张梅玉��
考试周刊 2017年69期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农村高中

张梅玉��

摘要:农村高中的英语学困生厌学甚至不学的现象日趋严重,很多英语教师对此常常束手无策,不知从何抓起,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英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搭建一定的支架,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补救,自我调控,克服心理障碍,顺利解决问题,摆脱“学困生”这顶帽子的。

关键词:搭建支架;农村高中;英语学困生

高中英语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拦路虎,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如何让这样一个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强的群体,在英语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学困生”这顶帽子,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 农村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造成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还受到了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班级学风的等外界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高一是初中与高中英语学习的过渡阶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转折点。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及相关用法,但是高中的起点明显提高了,词汇量的陡增,文章篇幅加长,复合句增多,使得一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尤其对于那些刚升入高中的初中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应试的要求,保持进度,无法照顾到学困生的特殊需求,听之任之,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高中生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意识淡薄、信心缺失、方法欠妥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不端正,甚至产生一些逆反行为,如自信心缺失,纪律意识不强,自由散漫。

二、 如何搭建合理支架为农村高中英语学困生脱“困”

1. 支架的概念及英语教学支架的界定

对英语教学而言,“支架”指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中所需要的基础性东西,可以是文本的、音频的、视频的,同样可以是触觉或动觉类活动,也可以是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互助。通过合理搭建灵活多样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某个任务或是达成某个学习目标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重塑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成绩的目标。

2. 如何搭建支架

由于学习内容、课堂任务、学习者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性,对支架的选择与搭建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具体问题进行有选择、有梯度地给学生辅以一定的支架,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地帮助学困生渡过难关。

(1) 何时搭建支架

最合适的时间搭建最恰当的支架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课前的预习支架是学困生由既有知识向新知识迈进的起跳平台,课中的学习支架是学困生由低能任务跳到高级任务的跳高杆,课后的提升支架时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和能力限制,挑战高级任务的定心丸。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支架的精心设计、合理地搭建都为学困生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仅给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且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发展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何处搭建支架

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每个单元的编写都包含了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和Project这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的能力级别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而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值得教师去研究如何针对学困生搭建恰当的支架来帮助他们提升能力。下面笔者以Project部分为例,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搭支架帮英语贫困生脱“困”的。

一直以来,Project常被当做Reading来上,学生的建构能力得不到开发与施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强调的是“通过教育内容的学习,启迪学习者的智慧,同时培育丰富的感悟,陶冶面向未来主题的生存的人格”。因此,让project环节真正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学困生,更是难上加难。

(3) 搭建何种支架

对于失去英语学习兴趣的学困生,搭建情感支架。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在情感上是复杂的,因为自卑而畏惧,因畏惧以致生厌。所以此时教师应善于挖掘学困生的心理状态,积极沟通、友善交流,让师生间的心灵的共鸣搭起“亲其师信其道”的桥梁,用知识的情感唤醒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放下心理的畏惧与抗拒,欣然地走向学习之门。与此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英语学困生建立起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英语学习体系,让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好感,让英语他们乐于学习英语。例如,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背单词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教师根据遗忘规律搭建情感支架,帮助他们克服情感上的障碍,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鼓励他们锲而不舍,让他们体验到记单词的情感安慰。

(4) 搭建到何种程度

支架的搭建要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学情,要做到搭建支架的过程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力军,教师在学困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适时的提示和材料的辅助,引导学生在辅助支架的帮助节节攀升,到达一定高度,且学生具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时,适时撤离部分支架,让其能够有自由探索的空间。

(5) 用何种方法评估。

支架搭建后对支架搭建效果的评估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检测预设支架的选择与搭建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重新选择和搭建更为有效的支架。基于学困生的情感与能力因素,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形式。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的英语学困生厌学不学的现象日趋严重,很多英语教师对此往往束手无策。支架的巧妙搭建为高中英语英语学困生传来福音,给他们带来学习英语的动力,让他们不再困惑,不再迷茫,重新燃起对应于学习的希望。教師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搭建合理的支架,为英语学困生搭起通向具有挑战性任务的桥梁,让英语学困生借助支架,克服心理障碍,自我构建探索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强自信心,顺利摆脱“学困生”的困境,迈向乐学的彼岸。

作者简介:

张梅玉,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学困生农村高中
再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消除英语学困生的畏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