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背越式跳高自1968年运动会出现后就风靡一时,之后更是成为跳高技术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跳高技术,它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人体构造,发挥自身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贯彻落实背越式跳高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对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心理障碍
引言
跳高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如何提高学生的跳高水平是每个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分析,设计出良好的跳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背越式跳高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对背越式跳高教学方式的探讨非常有必要,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高跳高水平呢?
一、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刚开始接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在训练时,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动作要领,头要向后,注意腿和髋,学生仍然会放不开。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有一种惧怕心理,从而导致训练时力不从心、信心不足,因此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例如,我在学生进行跳高训练时,会注意每个学生的动作和表现,观察学生训练时的一举一动,从学生训练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状态。那些自信心强、体能好的学生一般会表现出非常高的体育热情,在训练中充分展示自己;而那些体能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则表现得有些畏缩、恐惧,训练时施展不开。课后我会将练习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单独叫出来,给他们做疏导工作,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同时分析学生心理,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二、 注意加强模拟训练
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同时,也要加强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进步、在训练中成长。背越式跳高的重点是“反弓”,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训练方法,在学生掌握助跑和起跳技巧的基础上,在海绵垫上再加一层海绵垫,使它比正常水平还要好一层,但训练时杆的高度不变,这样,学生跳的高度高于学生的实际高度,学生落下时,侧腰会落在上层垫子的边缘,再滑下去。利用这种方式重复练习,可以给学生的腰部肌肉和身体躯干足够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自然能形成“反弓”。学生逐渐形成“反弓”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起跳点处加一塊弹跳板,横杆换成有弹性的绳子,增加学生过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腾空跳高时身体的变化,感受“反弓”形成的过程。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肌肉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加清楚练习技巧,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同时,利用弹性绳代替横杆也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恐惧感,积极尝试。在训练的同时,教师应在旁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形成“反弓”意识,达到训练目的。
三、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与此项目成绩是否提高有很大关系。在训练背越式跳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助跑、起跳、过杆、落地一整套技术,只有掌握好这四个方面的技术要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技术的正确掌握与否,对项目的成绩提高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技术。首先是助跑技术,背越式跳高助跑一般是八到十二步,然后到起跳点起跳。在助跑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起动的方式、助跑路线和距离等,由于背越式跳高是背对横杆进行跳高的,因此采用弧线助跑可以增加背越式跳高的优势。第二是起跳,起跳是跳高的核心内容,起跳技术直接影响学生的跳跃高度。掌握好起跳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得跳高腾起的初速度和角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助跑最后摆动腿支撑蹬摆,确保学生起跳动作的规范。最后是过杆,过杆技术的好坏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合理利用起跳时所获得的初速度与角度,是否利用好身体重心来越过横杆。
四、 注意训练中的错误
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教师必须对这些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在起跳时,学生最容易出现几个错误:一是起跳时屈髋、屈膝,腿过于弯曲,导致腿部无法发力,跳不起来;二是助跑后还没有充分站立就提前倒体;三是没有充分利用摆动腿支撑蹬摆的作用,腿与摆动腿蹬脱节,导致力无法集中;四是起跳时脚的摆放位置不对,脚掌往外,很容易造成脚踝扭伤。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我总结出几点,首先,学生没有掌握起跳的规范动作,可能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没有着重讲解,学生没有形成规范起跳的意识;其次倒体过早,导致上体领先,没有形成身体支撑,导致起跳不充分,无法代替助跑的作用;另外倒体过早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助跑最后偏离弧线,导致身体内倾不够。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范动作,防止学生起跳时再次发生错误。过杆时也容易发生错误,例如腾起时身体侧躺,身体没有沿着弧线助跑轨道的切线方向跳起,或者没有形成“反弓”。这是因为起跳时重心滞后,导致起跳后身体没有背对横杆,过早转体。教师应该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着重讲解,杜绝问题的发生。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背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问题的实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忌一刀切。本文立足实际,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注意加强模拟训练,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注意训练中的错误四个方面对如何进行背越式教学进行探讨研究,希望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给各位一些借鉴,设计出更好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为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锐.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克服方法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93-96.
[2] 祝春定.中学生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15):88.
[3] 宋长青,张远远.背越式跳高教学助跑起跳环节过程中常见错误及改进办法[J].田径,2015,(5):5-7.
[4] 张建新.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分析及纠正方法的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5,(3):51-52.
作者简介:张浩,河北省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