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文青,刘兴晨
(1.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妇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在本院选取9例患有子宫脱垂的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年龄在27岁至36岁之间,病程在1个月至6个月之间。在这9例患者中还包括,6例患者为Ⅰ度脱垂,3例患者为Ⅱ度脱垂。对其采用针刺的方式治疗产妇阴挺。
采用针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需要进行取穴:中级、子宫、维道、百汇、阴交、气海以及带脉,如果患者还有气虚的症状,则需要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再加上天枢、中腚以及足三里,若患者患有肾虚的症状,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之上加上关元以及太溪穴位。相关医疗人员需要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之后,对患者进行针刺疗法,在患者进行针刺疗法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者腹部,进而能够增强针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盆底肌功能锻炼而言,需要患者做提肛运动,以及肛门收紧的运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需要坐15分钟;患者还需要做腹式深呼吸,产妇需要去枕仰卧,用嘴进行呼吸运动,吸气时需要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尽可能收缩下压,同样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而且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劳累的情况出现。
在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包括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1例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可以看出,其治疗总效率为77.78%。
产妇子宫脱落是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而可能产生产妇子宫脱落的主要原因分为三部分,其一,产妇急产,由于盆骨和阴道肌肉以及其之间的进膜结缔组织上位来得及扩张,就被胎头所挤压造成破裂,又并未做到及时修补;其二,滞产,胎儿在产妇的阴道以及盆底构造的其他时间过长,进而导致产妇血管组织将缺血损害,最终导致产妇子宫脱落;其三,在产妇生产之后,并未及时整治,进而导致胞宫周围肌肉的支撑结构松懈或者撕裂。
对于经常进行过度体力劳动的妇女,以及在产妇进行生产时造成损害,或者在产妇生产过后过于劳顿的人群中阴挺高较为常见。
子宫脱垂主要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下移,甚至会完全脱离出阴道口外,对于子宫脱垂主要分为三种患病程度,分别为:Ⅰ度子宫脱垂,这种程度的子宫脱垂表现为轻度脱垂现象,宫外颈距离阴道口<4 cm;而Ⅱ度子宫脱垂,这种程度的子宫脱垂表现为轻型,宫颈以及脱离阴道口;Ⅲ度子宫脱垂,宫颈以及宫体全部脱离至阴道口外。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针刺治疗方式,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妇子宫脱垂症状进行治疗。其中针刺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取穴,其中唯一横在腰腹部的一条经脉就是带脉,而且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益气升阳,约束胞宫的原则。选取维道为带脉之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调经固带的作用;而子宫被称为经外奇穴,通过对子宫穴位的针刺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调经理气,提升下限,而且所有妇科疾病均可以通过该学进行临床治疗;而且带脉穴还有补肾调经的作用,将带脉穴与中极穴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固摄胞元的作用;对患者的足三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够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天枢穴,作为大肠募穴,其主要功效是能够调理患者的肠胃;太溪穴作为脏腑元气停留的位置,能够起到益肾清热,强腰健膝的作用,而且将太溪穴与带脉穴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补肾填精以及固气摄托的功效。
而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盆腔内血液循环,进而使患者子宫韧带的张力增加,才有助于患者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恢复,进而能够起到降低子宫脱垂发生率的作用。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所选取的九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产妇产后所引发的子宫脱垂情况,采用刺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而且采用针刺的操作手法单一,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容易实施,所以这种治疗方式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