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00松原市中医院
李景华,主任中医师,松原市中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巡讲专家,国家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第1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和松原市名中医,松原市高级专家。李景华主任医师在学术上崇尚仲景,善于运用经方治病,在理论上提出了“痰瘀内阻、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尤其善于治疗肝脾胃病、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内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跟师过程中,老师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李老师认为,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嗳气”“反酸”等疾病的范畴。该病的病因主要是寒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体虚久病等,但临床上以饮食伤胃最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饮食过量,就要损伤肠胃,这就指出了脾胃病的常见病因,强调了饮食失节的致病因素。所以说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是饮食过量,胃纳过盛,脾运不及,日久则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阻;过食生冷,或食后受凉,寒积胃脘;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或饮烈酒,以致湿热中阻,或宿食不化,郁而化热,使胃失和降,气机滞阻;饥饱失常,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曰久损及脾胃等因素。
李老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机特点为外寒或饮食生冷,致寒积胃脘,其疼痛日久,寒邪可郁而化热,可致胃热证,若因热而痛,复因生冷过度,以致寒热不调,二者挟杂,互结胃脘,其结果是导致脾胃的功能失常,脾失运化,使脾失升清,胃失和降,胃失濡养。所以在治疗上,只有寒温并调才可以达到目的。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条论述的是小柴胡误下后3种不同的转归。伤寒五六日,证见“呕而发热”是邪传少阳的表现。胆热犯胃,胃气上逆,热郁胆腑,胆热外发,所以出现呕吐、发热症状,这就具备了柴胡证的特征。从此段经文分析,少阳病症有两种热型:一则当寒邪在经的时候,正邪交争,互有进退,则见往来寒热;二则当胆腑郁热时,因邪气已经化热,所以又见持续发热。但对于小柴胡汤证,按道理讲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但医者用他药下之,此为误治。误下之后,可能出现3种不同的情况:一为误下后,患者正气虽然受到挫伤,但病症还没有变化,小柴胡汤证仍在,治疗上仍然应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服药之后,有可能出现“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战汗的表现。二为误下后成结胸证,邪气入里化热,热邪与有形痰水结于胸膈,出现了心下满而硬痛,按之石硬的大结胸证,治疗上应该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三为误下后成痞证,脾胃之气受损,导致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气机痞塞,会出现心下胀满而不痛的心下痞证[1]。如果进一步加重会出现升降紊乱,寒热错杂,还可以见到呕吐、肠鸣、便溏或下利等症状。心下痞证的病变部位在中焦,而不是在少阳,所以不能用小柴胡汤治疗,而应当用半夏泻心汤,治以和中降逆,化痰消痞。
李景华主任医师提出,这条经文虽然讲的是小柴胡汤证误治后的3种不同的转归,实际上在提示小柴胡汤证、大结胸证和半夏泻心汤证之间,应当注意鉴别比较。
李老师认为,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还体现在《金匮要略》对关夏泻心汤证的经典描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条原文明确地提示其中“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由此可知,本方证有上、中、下三部位表现,即上呕、中痞、下肠鸣,病变在整个胃肠道。呕吐是本方证的主要特征,往往患者见饮食物无食欲,或有恶心感,甚至入口即吐,或者进食不久以后,上腹部发胀,或者消化液反流。所谓痞,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但按压后并不是硬满如石,相反很软。肠鸣,多伴有大便次数增加,或不成形等。三者之中,又以痞为必见。所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没有抵抗感、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肠鸣等症状。
他还提出,中医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半夏泻心汤属于治法中八法之一的“和法”,是一个和解剂,是和法中的和解肠胃法。半夏泻心汤是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把和解少阳之剂,变成调和寒热之方。因为半夏泻心汤是治疗以胃肠为主的疾病,无往来寒热无半表证,所以去除柴胡和生姜这两味具有解表通外的药物,而加上黄连和干姜这一对相反相成的药物,黄连苦寒,具有清泻胃火的作用,这与西医认为黄连有抗菌消炎也是一致的,干姜暖胃散寒,辅助脾胃之气。
李老师指出,有胃炎的患者,从临床表现看也是错综复杂,既有表现为胃脘部胀满、打嗝、反酸等胃气不降症状;也有以胃脘部怕凉、不敢吃凉东西、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寒症状;还有以胃脘部不适、嘈杂、大便溏泄等肝胃不和为主;多数更有既有大便一日数次,不成形,还有胃热喜食冷饮、口臭,伴有胃脘部胀满疼痛这种寒热错杂的征象。
纯用寒凉将进一步更伤胃气,纯用温药,会助长邪气。此时只有调和阴阳寒热,寒热并用,用温药以辅助脾胃之气,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用苦寒泻火的药物以祛除病邪,恢复正气,最终达到阴阳调和、寒热和解,胃病必除。
李景华主任医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的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处方:姜半夏15 g,黄芩15 g,干姜10 g,党参10 g,炙甘草10 g,黄连10 g,大枣12枚。水煎服。
方解: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药,既能散结除痞,又能降逆止呕。同时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共同为臣药。以上四药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而寒热互结,又由于脾胃虚弱而运化失常,气机的升降发生障碍,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之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恢复脾胃升降气机的功能。用甘草补脾和中而调和诸药。全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患者出现如痞满较甚,去大枣以防其滞脾,加上枳实、生姜以理气止呕;纳差,加焦三仙;兼两胁胀痛加郁金、香附、川楝子;兼口苦口干选加山栀、龙胆草;泛酸嗳气者加瓦楞子、海螵蛸、浙贝母;兼腹胀者加木香、枳壳;有针刺样痛者加丹参、三七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等;如夹有水饮,或失眠,或心悸,加茯苓以化饮。如湿浊甚者,患者舌苔厚腻,口气比较重,大便不通畅,这就要加藿香、佩兰以化湿醒脾;如兼食滞者,出现嗳腐吞酸,大便酸臭,加焦山楂、神曲以消食导滞。
李老师提出,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代表方。半夏泻心汤所主在胃肠,其证特点是寒热错杂,可以看作胃肠炎症的消炎剂与胃肠机能紊乱的调节剂。同时也指出,经现代研究:本方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2],其单味主药黄芩、黄连对幽门螺杆菌亦具有高度明显药敏作用,人参可改善机体的应激状态,增强机体对应激性刺激的抵抗力,甘草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胃黏膜分泌和延长胃上皮细胞的生存时间,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本方虽然在治疗胃肠病时有较大优势,但是使用时要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本方虽然有辛开苦降的作用,但是方中有人参、大枣等补益滞脾的药物,对于实痞者不宜使用本方。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应用。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作用,临床使用时只要掌握本病的寒热错杂特性,就可以放心使用。
陈某,男,52岁。2017年10月11日前来就诊于李老师门诊。
主诉:胃脘胀满隐痛反复发作2年余。
患者既往有饮酒史20年,2年前出现胃脘部胀满隐痛不适,2016年3月曾于吉林油田总院就诊,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面积为1.0 cm×0.6 cm,碳14试验阳性。并行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和抑酸治疗2个疗程,仍间断服用奥美拉唑,但症状仍有反复。就诊时自觉胃脘胀满不适,反酸、呕恶时作,进食辛辣及冷食后诸症加重,怕凉,饭后即自觉胃中胀满不适,但能忍受;大便容易偏稀,气味不重,小便正常。查:胃脘按之不痛,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痞证(寒热错杂)、胃痛;西医诊断: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叮嘱其停用现在服用药物。拟半夏泻心汤原方。处方:制半夏10 g,黄连10 g,干姜7.5 g,黄芩15 g,党参15 g,炙甘草10 g,三七粉3 g,红枣5枚。7剂,水煎早晚各1次口服。
二诊(2017年10月18日):患者一般状态较好,药后即自觉诸症明显减轻,腹部隐痛未作,恶心减轻,腹胀嗳气时作。查:舌质淡红,苔转薄黄,脉滑。处方:原方黄连减至6 g,厚朴10 g,10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随访2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无任何主观不适。
按:回顾患者的治疗过程可知,本案是一例典型的半夏泻心汤证。初诊方证合拍,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