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方法(CGA)对回族尿失禁患者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2018-02-19 08:00:46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回族分值人群

831100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国际尿控协会将尿失禁(UI)定义为不受主观意志控制,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现象,定义为卫生问题与社会问题[1,2]。尿失禁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60岁的老年人当中,患病率达到15%~30%,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4]。

笔者于2015年开展的针对我区住院患者CGA,老年回族患者尿失禁发生率达到57.6%[5]。目前在老年医学领域,针对回族人群老年综合征的研究较少。

本次研究通过CGA方法,从全面的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心理功能评估、社会/环境因素评估几个方面来探讨昌吉地区回族老年尿失禁人群的老年综合征的特点[6],并进行CGA管理,了解随着老年综合征改善,尿失禁缓解的情况。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2月收治年龄≥65岁回族住院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有多种慢性疾病,多种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能通过CGA和干预而获益的老年患者。排除标准:①疾病晚期、严重痴呆、完全功能丧失的老年患者;②不能配合调查者。100例患者中男50人,女50人,平均年龄(75.53±5.12)岁。

方法:①评估时间及内容:对昌吉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12月入住的≥65岁的老年回族患者,使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表进行评估,分为尿失禁组和非尿失禁组,分组患者进行CGA,从患者的简易认知功能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活动情况、跌倒和坠床风险、老年抑郁状态(GDS)、营养状况(MNA)、疼痛等多个方面判定,了解两组患者老年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对尿失禁患者进行CGA管理6个月,了解干预前后老年综合征各项指标变化,尿失禁的改善状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般状况: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表示近4周内患者尿失禁的情况,此表主要用来对尿失禁患者进行筛查,问卷共6项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尿失禁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尿失禁对日常生活的影响[7]。100例入组患者,其中非尿失禁人群43例,尿失禁患者57例,尿失禁患者平均ICI-Q-SF得分(6.77±3.83):其中含轻度尿失禁患者35例,ICI-Q-SF分值(4.36±1.31);中度尿失禁19例,ICI-Q-SF分值(9.78±2.15);重度尿失禁3例,ICI-Q-SF分值(17.0±2.0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状况、患病时家人帮助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病率情况一致。

表1 老年尿失禁患者老年综合征分析(±s)

表1 老年尿失禁患者老年综合征分析(±s)

分类 MMSE量表 Rivermead运动指数 GDS量表 老年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 疼痛评分 跌倒和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分正常 25.75±2.87 13.69±1.41 8.87±6.23 22.89±5.05 0.89±0.50 2.23±1.22尿失禁 21.46±3.86 13.21±1.86 11.72±5.93 24.19±7.77 1.29±0.66 2.90±1.56

表2 尿失禁患者干预后老年综合征分析(±s)

表2 尿失禁患者干预后老年综合征分析(±s)

时间 ICI-Q-SF分值 MMSE量表 GDS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跌倒评分干预前 6.77±3.83 22.95+4.19 14.34±6.05 27.17±10.49 3.26±1.78干预后 4.86±1.31 25.44±3.59 10.13±5.33 22.34±4.86 2.68±1.39

尿失禁与老年综合征关系分析:在回族老年尿失禁人群中,MMSE量表分值低于非尿失禁组(P<0.05),老年抑郁量表得分(GDS量表)、疼痛评分分值、跌倒和坠床风险明显高于非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针对尿失禁患者进行CGA管理,根据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表),将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大多数老年男性主要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发病原因主要为前列腺增生所致尿道梗阻,慢性尿道口炎症等,针对性给予进行功能锻炼,并且服用非那雄胺片和a受体阻滞剂;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尿道固有括约肌肌张力减弱,以压力性尿失禁多见,进行针对性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并且服用酒石酸特托罗定片6个月;混合型尿失禁指同时具有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在重度尿失禁的人群中多见,主要给予药物治疗。在尿失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CGA管理,主要从医疗、躯体功能、认知和心理,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估,了解尿失禁改善情况和老年综合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发现,经过CGA管理6个月后,随着MMSE量表评分、老年GDS量表评分、老年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跌倒和坠床风险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尿失禁患者ICI-Q-SF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国内关于老年人尿失禁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16年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对于2006-2015年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老年人尿失禁文献进行分析,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病理生理学机制,流行病学研究是近几年老年尿失禁研究的热点,针对老年综合征方面的研究较少[8]。

本地区>65岁老年回族人群尿失禁发生率高达57%,大部分尿失禁患者存在社交障碍、自尊底下、羞耻感、抑郁等社会问题,应该引起老年病科及泌尿专科医生的重视。我国学者郑瑾等发现>60岁老年尿失禁生存质量和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相关,对老年女性患者的心理影响更大[9]。通过此次研究,我区老年回族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和北京地区一致[10],中度和重度尿失禁达到22%,尿失禁症状严重;老年回族尿失禁患者具有早期认知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高、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抑郁风险升高的老年综合征特点;针对以上特点进行6个月的CGA管理,随着各个量表分值的改善,尿失禁严重程度得到缓解(P<0.01),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和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

结论:CGA管理方法对我区老年回族尿失禁人群效果明显,易于推广。

猜你喜欢
回族分值人群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工会博览(2022年8期)2022-06-30 12:19:30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