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陈巧云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 扬州 225001)
前言:静脉输液过程中,受患者年龄及穿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药液外渗的风险时有发生。积极预防上述风险,是提高患者满意度,预防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本文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分析了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
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2组。
护理组患者共44例:性别:男23例、女21例。年龄(18--78)岁,平均(50.26±1.73)岁。对照组患者共44例:性别:男22例、女22例。年龄(22--76)岁,平均(50.34±1.65)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原因的基础上,加强对该风险的预防。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包括患者原因、疾病原因、技术原因及药物原因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预防方法如下:(1)患者原因及预防方法:老年人血管弹性小、血管壁厚,穿刺难度大,静脉输液外渗率较高。新生儿皮肤苍白,仅可于头皮部位穿刺,穿刺难度较大。另外,由于婴幼儿的依从性较差,因此该类患者穿刺针固定效果一般欠佳,静脉输液外渗率较高。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上述三类患者的重视,妥善固定穿刺针、加强巡视,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降低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发生几率。(2)疾病原因及预防方法:伴随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发生几率更高。以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例,该类患者输液的过程中,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与血管壁之间间隙的封闭效果较差,药液极容易自穿刺部位渗出,引发药液外渗风险。(3)技术原因及预防方法: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水平低、穿刺针选择不合理、输液速度过快,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样容易引发静脉输液外渗。对此,临床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嘱其根据患者的血管粗细程度,选择穿刺针。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进针角度及输液速度,避免于患侧肢体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发药液外渗。(4)药物原因及预防方法:抗肿瘤药物及高渗透性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方法给药,药液外渗率较高。如需采用上述药物治疗疾病,护理人员应尽量选择较粗的血管进针。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穿刺知识评分情况,包括药物知识评分、穿刺技巧评分、疾病知识评分、患者知识评分4项指标。由护士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评分,每个项目最高25分。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外渗率及护理满意度。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采用(%)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组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得分(23.65±0.74)、穿刺技巧(24.82±0.02)分、疾病知识(24.63±0.13)分、患者知识(24.01±0.48);对照组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得分(17.46±0.51)、穿刺技巧(18.20±0.87)分、疾病知识(17.58±1.69)分、患者知识(18.02±0.1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护理组患者静脉外渗率2.27%、护理满意度97.73%;对照组静脉外渗率11.36%、护理满意度86.3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患者年龄过高或过低、病情特殊、护理人员穿刺技巧差、药物渗透率高等,属于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不利[1]。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选择静脉穿刺血管,同时,加强对患者皮肤颜色等的观察,是预防由患者年龄或病情特殊而导致的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主要途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是提高其穿刺针型号选择水平以及穿刺技巧的主要方法,对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及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降低,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针对需静脉给予抗肿瘤药物或高渗药物的患者,提高对穿刺静脉选择问题以及药物浓度问题的重视程度,对之静脉输液外渗率的降低,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后,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得分(23.65±0.74)、穿刺技巧(24.82±0.02)分、疾病知识(24.63±0.13)分、患者知识(24.01±0.48)、静脉外渗率2.27%、护理满意度97.73%。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人员对穿刺知识的掌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风险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p<0.05),证实了上述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