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英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发病以后将表现出阵发性疼痛、肿胀、畸形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1]。本文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4例进行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4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48例、46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38.28±2.19)岁,所有患者按照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检查确诊,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47例,各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规护理方式,有体检、指导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选择中医护理模式,包含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穴位按摩、辅助运动训练等。(1)首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有关知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增加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临床表征的了解程度;(2)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指导,及时缓解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况,提高疾病治疗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各项治疗护理工作;(3)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饮食的均衡性,补充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以便改善患者局部功能,同时能够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起到有效缓解疗效,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按摩穴位包含中脘、三阴交、三里、内关穴等,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辅助患者实现关节功能性训练,并给予运动指导,必要时辅助应用针灸治疗,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给予患者调查问卷,并依据相关标准对患者调查问卷实施评断,以此来判断患者生活质量的变成情况,包含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2]。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应评分分别为(11.42±1.42)、(56.34±6.73)、(9.21±1.02)、(9.83±1.52),对照组患者在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应评分分别为(7.24±1.23)、(38.23±6.34、(5.31±1.13)、(5.92±1.4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指标对应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分别18例、22例、7例,所占比例38.30%、46.81%、14.8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分别22例、23例、2例,所占比例46.81%、48.94%、4.2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症,在中医学中归属于“骨痹”范畴,集中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畸形、僵硬、存在功能性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均具有严重危害,致使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绝望等悲观情绪[3]。目前,临床上将中药、按摩、针灸、关节置换等方式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不过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方式,临床治疗结果差强人意,由此可见,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增添对应护理模式,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4-5]。有研究证实,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添应用中医护理模式,临床护理结果更佳,并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表明,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明显更好(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实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