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

2018-01-29 10:26柏贵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行为习惯幼儿

柏贵燕

【摘 要】本课题主要对家长的各方面因素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了解到家长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鉴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掌握科学教育方式对培养幼儿非常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8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国家、社会、家庭均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与研究。单纯依靠社区、和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在家庭教育中下功夫,让家长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活动,让幼儿更多的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故本课题主要就是对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习惯成因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 ,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二)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一般指一种通过反复而自动留存下来的且不需要努力而轻松实现的习得的动作。

二、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孩子在社会关系当中生活最长的一种环境,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以下的重要性,一是家庭环境与孩子之间最初建立的社会性关系对孩子在将来的发展中有深远的影响,二是父母亲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了对生活的态度。因此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影响最为重要。

(一)家长的文化素质

大家都认为文化程度高的话就可以懂得很多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如果文化程度不高,在对孩子教育的这一方面就会出现许多错误的引导,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由此我们得出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幼儿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一个重视幼儿行为教育成长的家庭,且文化素质都比较高的家庭中一般都会做如下的事情,鼓励孩子在玩中学习,经常陪同孩子去影剧院、图书馆等场所,这样更有助于幼儿的长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整天在歌舞厅享乐、不注意自己孩子心里变化的家长,孩子的发展往往都是可悲的。

每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是父母,家庭就是孩童成长的最直接环境。从孩子在母体中孕育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着母体的影响和教育。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都是可以做到表率的作用,能够使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这一方面就不会太注重表率的培养,并且会给孩子传输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更能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意图,然后通过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父母亲所具有的文化程度对幼儿的智力发育和幼儿的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家长的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高文化水平的家长更易接受更好和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能用平常的态度来教育孩子。所以,家长们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更能理解幼儿园的教

(二)家长的身心素质

从遗传学的观点上来讲,父母的身体健康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如体格健壮的父母遗传给子女的一般都是健全的器官和完备的神经系统。如果父母亲有疾病,则孩子的遗传患病机率就会增大。同样的,作为每个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应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健康聪明且富有创造力的家长能够更好的诱导孩子心理能力的高度发展。同时,每个孩子的身心素质怎样,其实和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联系。许多家长只需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便觉得可以成才,更多忽视了孩子体格上的成长。家长们也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的变化,给予他们正确的疏导,因此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同等的重要。

(三)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

所有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对幼儿的影响是最大和最直接的。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在相关研究后表明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和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贵在持之以恒。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不能仿造其他的教育专家,而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来确定,假如父母在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之后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孩子很容易就能将自己好的一方面表现出来,反之,只会扼杀掉孩子特有的创造力,让孩子不愿去学习,甚至是讨厌学习。家长适当的表扬是对幼儿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起到强化和鼓舞的作用,能调动幼儿的积极因素。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对策

(一)遵循科学教育的原则

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教育不是在一个在很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家庭教育要坚持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以一定的规律来培养孩子的习惯,具体来说可以在教育幼儿时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再好的学校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也比不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般都是徒劳的。这就要求幼儿的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适当的激励。赏识对孩子来说就是在培养自信心和精神营养,是一种强化精神营养的好办法。当孩子有良好的习惯时,做为家长就应该适时的鼓励,给予孩子正强化,让孩子有喜悦感和成就感。

(3)家长是榜样。孩子很容易学习成年人的各种行为,特别是家长的。在孩子的周围,家长们应尽量使用好的语言和习惯来教育孩子。只有父母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孩子们才能够耳濡目染,从当中得到良好的启发,获得良好的习惯。

(4)学会倾听和交流。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家长,当孩子和我们说话时,不论孩子说的是否清楚,我们都应该用心的去倾听,不应有任何借口去忽略他们,要经常的和孩子说话,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沟通。

(二)掌握科學教育的方法

(1)建立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学习幼儿教育的知识;通过家园联系的小册子,每个月都以书面的形式联系家长,沟通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情况,利于教师和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2)让孩子充分参与。在养成孩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培养的而不是奴役的。父母亲给孩子规定习惯,强制孩子去做,这就很不好。幼儿教育要强调自我教育,幼儿是主人,家长们要让孩子发挥主人的作用。让孩子自主学习,从意识上觉得自己是一个乖孩子,拥有好习惯才能更好的发展。

(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父母耐心的引导下,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细心培养的。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幼儿的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幼儿好的习惯要鼓励强化其巩固下来;不好的习惯要让其知道为什么不好而不是强迫其改正。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一定要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首位,监督孩子持久的训练,再加上家长以身作则的力量,让孩子慢慢地受到影响,使孩子将来对社会和家长都是一个有用和负责任的人。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必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杰.幼儿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4.

[2]许海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范艳梅.论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

[4]孙严.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7).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行为习惯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