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聪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走班制开始进入了中学校园。走班制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制度,其本质是为了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同样有必要实施走班制教学。本文论证了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对该制度的实际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走班制 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81-0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越发受到重视,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改的进行,将走班制带入了中学教育。虽说高中阶段的走班制尚未完善,但是其意义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的肯定。走班制教学,既尊重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又有利于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有十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实施走班制教学。
一、走班制的具体形式
中学走班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选课走班制,第二种是分层走班制。选课走班制,在文理分科取消之后开始普遍出现,其主要内容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科目,参与学习和考试。但是由于数学在课程改革中被设为必选科目,因此,选课走班制并不适应于数学学科。
数学学科教学的走班制,主要是分层走班制。其指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不同层次班级,而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如此一来,便能对水平不一的学生群体进行专门教学和训练,有效地避免了后进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的问题[1]。
二、高中数学走班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数学成绩的差距被进一步扩大,因此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中,极易出现优等生学不够,后进生学不会的矛盾。而随着文理分科的取消,原本数学学科水平不同的两拨学生被合并,使得学生群体的数学水平更加参差不齐,因此,高中数学有必要进行走班制教学。
分层走班制教学,不同于过去的重点班,虽然将学生分为了不同层次,但是在教育资源并不会有所偏袒。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将使得优生能够进一步的自我提升,而后进生则能够适当地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因此,分层走班制教学,相比传统的行政班教學更加有效。
三、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的有效策略
虽说走班制教学在当前十分流行,但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为了保证高中走班制教学能够有效实施,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校的现实状况来完善走班制,使其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一个年级内,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优秀,b层次为一般水平,c层次为较差水平。但是,根据对数学成绩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水平一般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而优秀或较差的学生只是少数。因此在分班的时候,应当增加b班的数量,适当减少a班和c班的数量。此外,由于c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或者是在数学学习方面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教师进行教学和管理,相较于其他两个层次而言,会更困难,因此对于c层次的班级应当采取小班化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最后,a、b、c三个层次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可能需要进入更高层次的班级,这时我们就该给他们提供重新选择的机会,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班的管理方面,应当采取新型的班务管理模式。由于走班制打破了过去行政班的固定格局,一个教学班是由来自多个行政班的学生组成,一方面学生更加分散,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的疏远,因此难以像过去一样,仅靠几个班干部便得以统一管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创新班级管理办法,而班干轮值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要将班级成员依据不同的行政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当。班级事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长则负责对其进行管理,并向教师汇报。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教师、班干、学生的三级管理体系,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而轮流任职,既促进了班级内部的互相交流,又保证了教师能够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
最后在教学方面,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应当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班级,应该主攻较复杂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对于能力水平一般的班级,既要巩固基础,又要进行一些扩展训练。而对于能力较差的班级,则应当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能力一般的班级,除去基础题目以外,还要增加一些变式练习,。而对于能力较强的班级,应当相应的减少基础题目的训练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为复杂的综合题的之中[2]。这样一来,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相比于过去的行政班教学而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实施走班制教学是时代的需求,虽然在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走班制教学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当坚持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在实践中汲取经验,不断改善,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我校高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6(33):29-30.
[2]翟艳平.新高考走班制下高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尝试——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中学数学,201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