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彬
摘 要:随着国家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书法学专业而言,技法教学既有可能亦有必要运用以赛促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以赛促学模式的建构需要学校、学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以赛促学 书法学 技法教学 应用探索
技法教学是书法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开设书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技法训练都十分重视,课时比例亦相当高。通过技法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五种书体和篆刻的书写规律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赛促学模式通过学科竞赛等方式来带动教学、促进教学,将学科竞赛和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这种模式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学科和专业当中。本文认为,以赛促学模式完全可以运用在书法专业的技法教学当中。
一、以赛促学模式在书法学专业技法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对于书法学专业而言,最主要的赛事就是各级展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也受到了追捧,与之相应的是各种书法展的兴起。从国际到国内、从全国到地方,从单项展到综合展,不同等级的展览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形式多样,层次丰富,而且密度高,次数多。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性展览有7项,包括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第五届扇面书法展、第三届册页书法展、第三届篆书展等,各省级书协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展览有90余项,涉及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也纷纷举办网络展。这些展览的举办,为众多在校的书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成为学校展示教学成果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平台。而在这些展览当中,大部分展览不仅能为入展者提供荣誉,还能有一定数量的经济奖励,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是具有极大的刺激性的。
除了展览以外,还有许多针对大学生的各种赛事,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工艺设计大赛等,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众多展示的平台。
随着展览和赛事的丰富,书法学专业的技法教学完全可以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将展览和竞赛与教学相结合,既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作能力。而且,随着教育部对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重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正在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为以赛促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总之,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政策层面,将以赛促学模式运用到书法学专业的技法教学中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二、以赛促学模式中书法专业技法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既然社会环境已为该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那么从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来看则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首先,书法学专业学生有较大部分是由于文化成绩较差,而中途改弦易辙,半路出家学习书法的,有的甚至只通过了半年左右的集训。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专业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这就必须在大学四年加强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课程考核方面。书法学专业的技法课因其特殊性,考核方式和标准均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考核的方式一般是结课的时候交一件作品给老师,让老师自由评分。因此,技法课程鲜有不及格者,导致学生对课程考核并不十分重视,没有太大的压力和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气氛较差,也就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和达到培养目的。
再次,教学资源缺乏和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本科院校的书法学专业都是新开设的专业,由于专业创办较晚,学习资源等软件条件和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都比较缺乏,师生上课依然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率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太差,教学效果不明显。
最后,教师职称评审方面。对高校教师而言,职称评审十分重要。而在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中,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成为一个重要的加分项目。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展览和竞赛成为教学当中的一个必要内容。
综上可见,要提高书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法水平,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以赛促进模式是目前较为可行的且合理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技法水平大有裨益。正如有学者所说:“展览对于书法创作的‘推动和引导,主要是就具体的技法而言。因为在评审过程中,评委大多用‘笔法‘结构‘章法等诸‘法去衡量作品水平的高低,这种方法最为客观与高效,是最接近于‘量化的方法。”[1]
三、以赛促学模式的建构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学院、系(教研室)、教師、学生五位一体联动构建,才能高效实行。
第一、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首先,要加大资金支持,购买各种学习资源、添置硬件设施。学校不仅要为专业购置各种纸质资料,还要不断更新各种电子资源,以有利于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各种作品,拓宽他们事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供必需的实训场地,增添设备与器材,如装裱机、碑拓工具、雕刻工具等,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加大对入展、获奖的奖励投入,调动师生积极性。
其次,学校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对省级及以上展览和竞赛进行具体量化,形成文件,不仅对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予以经济方面的奖励和职称评审上的加分,还对指导学生的教师认定一定课时的工作量,对入展的学生除了经济奖励外还可让其免修相关素拓学分或选修学分。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最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科研处等应该将书法学科竞赛和展览活动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学科竞赛规划当中,予以重视和督促。这样就可以让师生引起高度重视,端正态度,改变现有的完全自发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入展率和获奖率。
第二、学院层面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奖惩机制
首先是注重师资建设。学生技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院时刻要把师资建设工作放在第一位,有计划地让教师出去进行短期或长期进修,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本身的技法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可以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技法水平高的省内外书法名家担任外聘教师为学生授课,拓宽师生视野,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其次,完善学院奖惩机制。将入展、获奖纳入到学院的评优评先和分配方案当中,改变以往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给教师上压力,给学生加动力,实现教学评价和展览竞赛评价相融合。同时对获奖入展师生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微信平台进行报道,使全院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促进良好教风、学分的形成。
第三,系(教研室)层面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团队组建等工作
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实行教学的总纲,教学模式的建构就必须具体地体现在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修订要紧密结合以赛促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除了五种书体和篆刻等传统技法课程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增加碑拓、装裱、雕刻、布展等实践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书法创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一专多能”,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另外,课程设置当中还要注重学生临创转换能力的培养,科学安排临摹课程、创作课程的课时量和课程衔接,协调好上课学时和课外学时的分布。创作能力的提高就可以为学生参加展览和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大纲方面,由于书法学技法课程并没有全国通行的教材,以往的教学大纲都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心得进行修订,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教学进程的安排也不是很科学合理。教学大纲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安排,笔者认为最好是将风格相近又具有代表性的字帖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安排,不同风格的单元组成整个一种书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感受到风格的差异性,又能保证学习的连续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种书体的全貌,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考试大纲方面,技法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故在考试大纲中要明确每门课程的作业量,评分要采取集体评分的方式,改变以往任课教师自己上课,自己打分的惯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汇报展形式纳入到考核方式当中,对学生作品进行展出,考核结果要允许有不及格,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同时还要注重过程考核,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以便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系(教研室)可以出台相关奖励制度,如凡是在省级展览中入展获奖的学生,该课程直接认定为优秀等,实行“以赛代考”。
其次,要加强团队组建。其一是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根据每位教师的专长进行组合,如可以建立楷书团队、篆书团队、行草书团队等,并制订团队研讨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既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二是学生团队的组建,教师根据展览信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建参展、参赛团队。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展览、竞赛形势,认清发展趋势,有针对行地确定创作内容和作品形式。制订看稿制度,定期要求学生交作品,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和课外时间进行专门指导,实现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并可以向学院申请邀请校外名家进行展前指导和看稿,传授入展经验。
最后,要多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入展、获奖学生现身说法,交流创作心得,实现以老带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四,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的本科教育》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这就意味着教学质量决定教师的出路,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教师过去教好教坏一个样,上课走形式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學成果,对于书法学专业的教师来说,教学成果则直观体现为指导学生的参展率和竞赛获奖率。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到展览和竞赛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学要出成果,以赛促学模式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专业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技法教师,还要多下水,自己也要积极参展,用自己的成果说话,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第五,学生要增强忧患意识,化被动为主动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能熟练掌握几种与书法相关的技能,就无法在社会立足。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主动与老师交流,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多向专业能力强的同学学习。条件允许的学生还要利用假期,走出学校,多向全国知名学者请教,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属,以赛促学模式的建构需要学校、学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可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结语
以赛促学模式是以展览和竞赛为平台,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展览也存在诸多缺陷,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一样,展览不仅使创作主体缺位,而且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书风上的趋同与跟风、功利性强等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制约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以赛促学模式除了重视技法教学外,还应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注重自己心性的培养,让学生回归到书法是抒发性情这个本原上来。
参考文献
[1]杨勇.展览导向下的当代书法创作之我见[J].美术观察,2011(11):22-23.
[2]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的本科教育[EB/OL].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22_1121820.html,20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