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教程是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在互联网+时代,虽然学习英语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都离不开教程这个重要的载体。文章以高职高专英语新课程教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所蕴含的特点与动态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学实践带来启发的同时,真正提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高专英语;新课程教程;特点
【作者简介】郝忠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前言
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分水岭。高职高专不再使用本科教材,而有了具备独立的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法等严密体系的职业英语教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更是助力高职高专英语教程向着“实用”、“够用”、“应用”进发,激发出职业英语教育的生机。
一、听说读写集于一身
当今社会,英语已经从一种特长变成了广泛使用的技术符号,在现代企业的招聘标准中成为必备技能。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从地域间转向了国际间,跨国经济活动愈加频繁。传统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是典型的“哑巴英语”,只注重阅读和写作,对听说内容的安排少之又少。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毕业即失业。2009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所以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中加入了日常话题英语和未来职业英语的内容,这些内容以陈述和交谈的形式出现,改变了重读写、轻听说的“瘸腿”状态,对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采取广而不深、实用为主的原则,锻炼学生使用英语的技能,扩大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范围。
二、突出训练单元主题
目前使用的《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等一系列教材强调了单元的主题,从学习活动到练习再到课外拓展延伸,都是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开展的。所选的文章短小精悍,词汇的复现率较高,降低了课程的坡度,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例如Unit 1-Unit 6 集中介绍了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宗教、婚戀家庭、美国大选等美国独有的文化。Unit 7-Unit 15对英国文化和英属国家文化进行了介绍。英美两国是西方主流文化的代表者,这些主题的选取既有时代感,也有生动的情境,循序渐进,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课程的内容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联系在一起,职业英语内容不再浅表化,符合互联网时代文化交流的规律。
三、建立创新的应用理念
外语学习只有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极为注意学用结合。这里的学与用更具体的说是“学一点,用一点,会一点,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所以在课程的编排之外,还可以有意识的开发互联网这个学用渠道。51Talk、可可英语、各种社交软件都是时下流行的英语学习平台,为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了突破空间与时间限制的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英语语言运用的平台,而且和课堂相比,学生显然更喜欢这些英语平台,这比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把主导变为引导的“一己之力”,更为有效。所以很多人把教程称为学程,就是因为它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中心地位。
四、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传统的英语课程载体只有纸质书,它包括了英语书、参考书、复习资料等。随着全媒体的兴起,当下的英语教育资源变得愈加多样,音频教材、视频教材、网络课件、微课、慕课等,让英语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媒体和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课程趋向立体化,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在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是《新编使用英语》,河北、山西等华北地区使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湖南、广东等南方省份使用的是《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它们虽然统一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编写标准,但是在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还是有所差别的,教材的使用也显示出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购买或下载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思考,有所选择和取舍的进行学习,更容易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提高单位时间的英语学习效率。而且,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被全部激活后,教师的课堂授课量会极大缩短。从而有更多时间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制定本校的校本教材,把语言技能与语言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职业学校的英语特色,无形中也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五、结语
遵循互联网+的时代轨迹,依据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目标,英语课程实用、够用、应用的特点越来越鲜明,课程实践也从权威化转向了灵活性。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英语课程的内容与本质,研究课程与目标的关系,研究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关系,进而智慧取舍,创意应用,把课程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培养出优秀的职业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阿依古丽·达吾提.职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在中职学生就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8(15).
[2]魏佳琦,李红.“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