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强
【摘要】数学知识和教师本身就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的结合十分的紧密,教师也应当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合理的调整学习内容,增强数学的现实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技巧的同时也增强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更加的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得到良好的提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让数学课堂中的文化知识得到良好的构建。提高学生的思想、人格、情感多种品质的良好发展。本文就数学课中如何做好“课短情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高效。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132-01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分享的过程。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十分强,课程内容十分的单调乏味,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情感带入到课堂中,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合理的进行引导分享,重视课堂教学的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结合,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兴趣,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
一、课始——课堂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高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积极的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导入带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能够愉快的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导入要富有情意,做到先声夺人,为课堂烘托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只有教师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二、课中——教学与情意并重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形成“三维教学目标,所谓的三维目标指的是要让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形成自身的学习习惯,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态度,应用在生活中,情感态度需要教师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一)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条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整体走向,同时还要重视个别学生的发展情况,争取让学生能够得到自由个性发展空间,教学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让课堂成为爱的港湾
数学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掌握数学背后的文化知识和思维,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学到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在逻辑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知识,让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提高。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数学文化知识的来源带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活中的结晶,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丰富自身的文化,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探讨的过程中数学科学的文化能力得到提高。在推理逻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对比,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推理、归纳、总结。
三、课终——意无穷,情未了
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优秀的结尾能够为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教学的深化和升华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学习新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到承前启后,首尾呼应,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时间,精心设计教案,让教学更加的意犹未尽,学生能够仍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自觉探索新的未知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课短情长”指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着自身的教学意境,情感,将其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解决其他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数学本身是十分具有逻辑和文化美感的,教师如何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其知识,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在整节课程中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件的掌握分析,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保证,并在课堂中能够快速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收获情感,得到应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彭霜梅.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9):62.
[2]宫生平.活用信息化手段 打造高效中职数学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95-96.
[3]胡恂.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速读(中旬),201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