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荻秋+胡珊珊+张颖
摘要:框架理论对隐喻翻译颇具指导意义。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注重喻体的重要地位,以喻体为本,在相同框架中,隐喻翻译可采用“移植喻体形象”的翻译方法;在不同框架中,可采用“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为喻体形象加注”等方法。
1.框架理论概述
框架理论起初来自计算机科学家Minsky,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以数据结构(data-stucture)的形式贮存在记忆中,称之为框架(frame),这就是其框架理论(frame theory)。70年代,F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中,并几易其定义。Taylot(1995:87)最终将定义具体化:“连接一个语言形式所涉及的多个认知域的知识网络”。一种框架是在社会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框架的意义在于对给定社会文化人群在特定情境中的可能預期做出说明:应该或者可能出现什么对象,这些对象具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和组织结构。
2.从框架理论看隐喻翻译性质
交际活动发生在源语作者和作为读者的译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译者从隐喻的文本框架入手,译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具备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情景,并且必须找到适当的目标语框架,因此,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在选择过程中,译者完全依赖自己所具备的目标语的功底,构建新的文本。(徐丽娜,2002:8-9)
3.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
框架理论含有两种情形——相同框架与不同框架,不同情形下的隐喻翻译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
3.1 相同框架下的隐喻翻译
如果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处于相同框架中,则对同一概念所激活的情景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隐喻翻译时,就要保留源语的喻体形象。
例如:“I have nourished a viper in my bosom.”
(Thackeray,1983:20)
英语“viper”与汉语“毒蛇”的意象相同,都是指“毒蛇一样的家伙,阴险的人”,该含义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可保留喻体形象,可译为“我着真是在胸口养了一条毒蛇。”(杨必,1992:16)
3.2不同框架下的隐喻翻译
3.2.1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
由于文化框架不同,往往出现两种语言里的隐喻含义或隐喻的意象不相一致的现象。因此,在翻译时,如果源语的喻体形象与目标语的喻体形象的意象不同,就要用目标语相应的喻体形象来替代。
例如:Adock…in public was usually an echo of his superior.(Wallace,1976:59)
在公开场合里,阿德克科总是他这位上司的应声虫。
(任蓬等,1982:50)
在英语中“echo”字面意思为“回声”,含有“随声附和”之义,而汉语中的“应声虫”正隐含此义。不同的意象表达出来相同的隐含意义,喻体的改变使源语读者与目标语读者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趋于统一。
3.2.2为喻体形象加注
如果源语的喻体形象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比较生疏,就要对该喻体形象通过加注来进行解释说明,只有如此,该喻体形象对于不同框架下的目标语读者产生情景共鸣。
例如:You are a dog in the manger, Cathy, and desire no one to be loved but yourself!(Bronte,1996:102)
“a dog in the manger”出自于《伊索寓言》,比喻那些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的人,为了不给中国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译者加了注释:你是那马槽里的狗,凯茜,希望除你以外,别人谁业得不到爱!
注:据《伊索寓言》,有一条狗睡在马槽里,自己不吃草,还不让马来吃草,后来指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的人。
(孙致礼,1993:106)
4.结语
在进行隐喻翻译的实践中,要根据上下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本文只是对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做了极其粗略的讨论,还有一些问题仍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Taylor, 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5.
[2] Thackeray, Willian. Vanity Fair[M].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徐丽娜. 翻译中的内容极其载体的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2002(4):8-9
[4]杨必(译). 名利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5]任蓬等(译).R密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6]孙致礼(译). 呼啸山庄[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