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拓展”的“可能性”,等待秋天

2018-01-29 08:30郝进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拓展笔者生命

郝进峰

课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有温度的,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生命就会融入生命,生命就有了灵性。

笔者在“杏坛杯”中有两次展示(“杏坛杯”即为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堂是已经成功了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拓展体验课,一堂是只存在于预想中,倾向于就地取材,且无法提前演练的现场拓展《“搜索”课前指导》,两堂课都坚定地指向“拓展”两个字。因为,笔者最想表达的不是什么信息技术,也不是什么课程,而是迫切的“逃离”,逃离这种十几年一成不变的教育,释放自我,解放学生。于是尝试改变,褪去皮囊,重新来过。舍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得,弃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获。

取舍,尊重更多的“可能”

曾几何时,课堂讲究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强调课的灵动与即时策略的调整,课堂中时不时激起争鸣的声音;现如今,课越来越严谨、缜密,但却也越来越缺乏空间感和灵动性。课堂不再关注过程参与、感受分享、学习反思,那么就舍弃吧。

1.舍弃传统,设计开放性问题——照顾课堂生成的可能性

以“开放”的场景教学来照顾课堂的可能性,能让课堂拥有尽可能多的吸引力、灵活性和不可预知。开放的设计会给课堂提供各种可能,当然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应该将课堂归还给他们。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观察、发现、交谈、引导,保持欣赏。笔者始终秉承这一主旨,无论是参赛课堂,还是平时的主题式单元教学,都充分尊重和照顾课堂生成的可能性。因为课堂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才是最真实的、最珍贵的。

2.舍弃枝脉,搭建结构性的框架——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以粗线条的“开放”式框架结构来照顾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享有决定权、自主权、选择权和参与权。粗线条,细思量,当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未知时,表现出的是一种真实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很大程度上还是独立的自主式学习,恰恰这种自然的状态激发了团队中每个学生的潜能,这种场域中目标共同体的建立其实有别于普通团队中的“优”带“差”,这是一种平等的自发性合作,没有强者,没有弱者,有的仅仅是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观察、鼓励、暗示、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促进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3.舍弃单一,设计多样性的互动——引发思维拓展的可能性

“采访学生”是这类拓展互动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用采访来引出每一轮体验的问题和困惑,并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甚至能将教师的引导也隐藏其间。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合作形态,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方向指引,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反思中将知识内化,再带上一点个人独特的思维,这样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显其能。在合作中重建信任,重新定义角色分工,让思维在合作中得到启迪,让思维在互惠中得到升华。

而类似于“求助纸条”“武功秘籍”之类的小招数更是成为打破师生合作壁垒的一个有效可能,它的作用如同捅破窗户那一层纸,当点透的那一瞬间,思维是最为活跃的,笔者喜欢在这时候及时予以引导和激励,让学生经历思维高峰时的感受与体验,这时候掌握的知识就真正转变成了能力。多样性的设计给予学生多维度的思维拓展,每个学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都能尝试自己最为熟悉的探究方式,当然也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畅想。

4.舍弃肤浅,循环有价值的重复——指向深度学习的可能性

在《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中,三个小组循环进行60秒拓展体验,重复了近十次,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而是深度学习在一次次的重复拓展中不断尝试、调整、内化和提升的过程。其间包含了思维品质从独立思考到互惠交流,再到思维发散的提升,也包含了合作意识从自由式合作到合作纠错,再到创造性合作的提升。

笔者构思中的《“搜索”课前指导》,也设想能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与合作的魅力,体验课堂精彩的每一次递进。教师的深度引领就潜伏在每个环节中,一次次的深度引领解决了技能的知识迁移,也解决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将他们真正地引入到了深度的课堂中央。

合作,为了诠释更好的“可能”

合作是基础,学习合作和学习中的合作就是它的过程体现。

1.学习中的自由式合作——期待质疑

拓展的最初阶段,分组随机,团队是即时形成的,没有所谓的重要人物,而且由于拓展的内容新颖和复杂,单凭个人能力无法深入学习,这就促使学生自发地形成小团队的合作学习。但当合作变得不顺畅,有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而有的人却有力使不出,合作再也无法维系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对合作方式的“质疑”。

在“杏坛杯”初赛时,学生面对一堆卡片,一时无所适从,原先跃跃欲试的积极分子也开始迷茫,于是他们又回到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合作基础之上重新开始合作,不再一味地服从于组长的支配,而是自己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那些习惯于保持沉默的学生也渐渐地活跃了起来,开始发表有创造性的见解。

“质疑”的出现让合作出现短暂障碍的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对拓展内容的更大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快速成长,而每个个体的独立成长,必然带动整个团队的改变,于是团队就变得更为强大,合作就得到了升華。

2.合作中的自主性纠错——酝酿重构

在笔者预想的《“搜索”课前指导》一课中,原先的分组是现场随机的,但随着任务的深入、搜索、范围的缩小、具体分工的形成,原先的小组分配就不再适合合作,那么就需要重构,这种纠错是一种化学式的反应,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引导、目标的达成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后,就会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改变意愿。

从无序合作到有序分工,这是一个可见的合作转变,学生的思维拓展被激起后,分工合作就会更为多样化,有拍照的,有搜寻的,有网络查找的,有默默观察思考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合作形式就在纠错中得到了重生。

思维定势一旦在拓展中被击得粉碎,全新的思维模式就会慢慢成型,良好的沟通使得合作擦出越来越多的思维火花,基于拓展规则的思维被全面启迪。当思维定势被打开后,一个个亮点在小组内传递、思考、交谈、判断……一个突破壁垒的大合作形态就在浴火中重生了。endprint

3.纠错后的创造性突破——促生灵感

在一次比赛时,同样开始解读规则,学生的领悟不够精准和深入,第一次拓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了对全新领域的无所适从。但转折发生在一个学生怯怯地举起小手后,她想现场求助,而且求助的对象是笔者,这一下在学生中炸开了锅,这样也可以吗?当思维被打开之后,它所产生的变化是爆炸性的,当再一次进行拓展体验时,马上就有学生邀请其他组的学生参与进来,刚开始是单独点名参与,后来全班学生干脆一起参与进来。于是,笔者所向往的“大合作”就真的发生了。

发散思维得到张扬,学习就变得更加多样化。一个新的合作方式马上就会带动其他小组的模仿和改良。一切都在规则的约束之下创造性地生成了,学生的每一个灵感背后都是一次学习的进步,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是一次合作能力的提升。

“可能”原来只是为了育人

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是有幸与儿童同路片刻而已。因此,教师一切的“可能性”只是为了育人。

1.尊重好奇心

儿童的好奇心为什么会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而减少,这或许是学校教育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儿童的好奇心留不住呢?

笔者设计的拓展活动源自社会拓展项目,它已经在各大城市形成影响力,成为大型企业团队每年活动必选的内容。拓展中连成人的能量都被多倍激发,更不用说这些充满灵气的学生。教师在拓展中给学生一种可能,他们或许会给你一个扑面而来的“世界”。教师保护和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不为其他,只为了诠释生命对生命的尊重。

2.促进个性发展

知识掌握得越多,束缚也就越多,创造力自然就被磨灭。但要培养创造力,又需要一定量的知识为基础,这似乎是悖论,却又是真实的,二者相互依存和发展。有的人喜欢把现在的教育比作工厂,进去一批灵气十足的儿童,出来一群整齐划一的机器。量产的背后是所谓的高效,高效的代价却是个性的缺失。

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下,个性就成了一种奢求。既然教育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教育者是不是有责任去弱化这种约束,还学生以部分个性?两堂拓展课中,组长原先都是学生推选的,理由无非就是因为他们是班干部,因为他们学习好,比较负责,一般不會选择捣乱的学生当组长,这其实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歧视行为,这也许就扼杀了部分学生的个性。而笔者的课堂就要向它说不,笔者通过“破冰”组成临时的团队,这个团队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才是需要他们合力去完成的,其他都无关紧要。笔者希望能通过拓展来尽可能创造一个公平的场景,让学生自由地发展。

3.思考重于知识

如果抛开过程看结果,笔者要教的无非就是搜索的技巧,概括起来不超过五句话,如此大张旗鼓难道只是为了这个?再从课堂主线“搜寻张老师”来看,更是没有意义,找到了张老师能怎样?所以说只重视知识的价值是一种短视,整个思考和专注的过程,才是教师追求的方向。

“杏坛杯”的两堂拓展课,一堂真实存在过,一堂尚停留在思考中。但笔者的初衷始终不曾改变,那便是要寻找一条逃离传统教育的路,用生命感受生命的温度,保护生命的那一丝灵性。

为了取舍,为了合作,为了更多更好的“可能”,所有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育人。

播种下“可能”,只为收获秋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笔者生命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