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之我见

2018-01-29 00:24杜飞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张强主体作用语文课

杜飞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的疑虑是自己讲得声情并茂,说得条理清晰,而学生做题时总是出错,甚至同一道题反复出错,老师感到很不可思议。学生疑惑的是上课时注意听讲,自己也听得明白,但就是考不了高分,觉得学和不学成绩都一样,感到很渺茫,渐渐地,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是老师过于勤劳了,很多应该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被老师包办了,学生只是充当知识的接收器和储存器。所以,老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

一、给学生以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有的老师上课时板着面孔,从不微笑,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压抑感,甚至不喜欢上语文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好语文的信心。我们不能给学生一种压迫感,教师不是封建时代高高在上的“皇帝”,没必要让学生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教师,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同时学生也不拘束了,发言也积极了,这样在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张扬了个性,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今天的教师应该有的态度和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给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信心

记得我教八年级时,一首简短的诗班内还有一位同学没有背会,我发现他每次上班时都低着头,感到闷闷不乐,我问他原因时,他说如此简单一首诗他都背不会,他总觉得低人一等,不敢面对全班学生。当我得知后便做他的思想工作,鼓起他的勇气,增强他的自信心,没想到有一天他主动找到我,说那首诗他背会了并且完整地背给我听,背完后他笑了我也笑了,就这样我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成人尚且不能躲过,更不要说中学生,没有了信心,就不用再去谈学习了。反之,学生有了积极进取的信心,他们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三、给学生以成功愉悦的体验

每个人都向往成功,学生也一样,他们需要老师的掌声和认可。记得我教新入校的七年级学生,我抽班内一位叫张强的同学到黑板前面听写刚学过的词语,张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去前面,我不会。”周围的同学窃窃私语,嘀咕他上小学时成绩就差,这时我心里全明白了,便鼓励他要大胆地走向讲台,并说:“我还没有念你怎样就知道不会写呢?”在我再三督促下他终于走向讲台。我临时改变了听写词语,从本课中找几个最简单的词语,结果张强同学全部写对,他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从那以后上语文课听讲也比以前有很大进步,积极举手发言。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又让他当上了语文课代表,他进步可大了。推己及人,学生也和老师一样,老师渴望被赏识,他们也是如此,唯有获取成功喜悦的体验,他们才会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才会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会努力去学习。

四、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当前教师观念的滞后。某些老师教学时总觉得自己是“长者”,不允许学生有其他想法和说一些对老师不敬的言语。也不喜欢学生打断教学思路,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实际上这不仅人为阻断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也会最终影响教学效率。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散步》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分两个组,并且我还亲自背了一个学生,这时班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讨论也激烈了,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教学,同时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总之,教与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内部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放飞想象的翅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时空,并使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共同追求。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他们会喜欢语文课堂,享受课堂。师生不再困惑、迷茫,彼此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营造快乐、自由的教学氛围,共同受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强主体作用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王夭一先胜张强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