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样吸引人。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头语”,会像磁石般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导课;方法;学习;趣味;艺术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平时教学中, 如果每位老师都能把导课环节设计好,那么整个教学过程自然会进行得顺利而且生动精彩。一节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场白”,会像磁场一样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有趣的导课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教学也是如此,一堂成功的课肯定都有一个让人难忘的导课。以下就谈谈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一、 故事导课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这是在导课时适当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境引入新课的导课方法。寓言、故事、传说等,往往趣味性浓,特别受小朋友欢迎,因而是一种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导课方法。
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故事进行导课:同学们,动物王国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兽之王”才艺大比拼,动物们纷纷登台献艺,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都想坐上狮子的宝座,当上“万兽之王”。但是经过几轮竞争,猫头鹰、袋鼠都败下阵来,只有小猴子的做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如愿以偿地当上“万兽之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去动物王国看看吧。如此导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到底猫头鹰和袋鼠是如何失败的,小猴子用什么法宝制胜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二、 猜谜导课
猜谜导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导课方法,教师往往把课堂的主要内容或课题通过谜面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猜出谜底。如笔者教学《太阳》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课的:“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东西?”如此一来,把枯燥的说明文通过有趣的谜语导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求知欲。教学《影子》一课时,老师用这样的谜语导入新课:“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形影不离跟着你,就是从来不开口。”教学《回声》一课时可这样导入:“有个小孩真是淘,躲在暗处学你叫,腔调和你一个样,大山深谷找不到。”
这样的谜底简单易懂,学生一般能较快地猜出来。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直接导入所教的新课,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印象,让孩子们在欢乐有趣的氛围中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整个课堂充满情趣,自然学得不亦乐乎,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 设疑导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导课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导课方法。就像朱熹所说的那样:“读书无疑者,要教有所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个题目跟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再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相反的短语来作题目?” “为什么题目都要加引号?”“这句话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引发学生对课题产生积极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慧的目的。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发现文本不仅仅要告诉我们:父母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包括“捧杀”)和“否定”(包括“棒杀”);而是你要接受表扬,但是不要被它迷倒;你要接受批评,但是不要被它打倒。如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品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做到一只眼睛看到文本表面语言,另一只眼睛看到文本背后的主旨,依靠文本又超越文本。
四、 创设情境导课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跟情境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音乐、视频等方式。教学《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播放《长征组歌》的音乐,再观看反映长征的纪录片、故事片。让学生静静地欣赏、细细地体会,然后伴着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随着音乐声很快就进入课文情境中,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五、 悬念导课
有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设置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迎接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一课时,老师用充满神秘的语气说: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有个德国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要给森来个大扫除。那么结果到底怎么樣呢?是森林从此长得更为茂盛?还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了,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使他们产生阅读期待,巴不得马上就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导课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导课的功能,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建涛,福建省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