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2018-01-29 07:37朱道林郧文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用地重点研究生

高 阳, 朱道林, 郧文聚

(1.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0 引 言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1-2]。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保证科研质量是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的核心[3-4]。科研平台作为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对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科技成果开放共享,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以及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

在科研平台建设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到依托科研平台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6-7]。研究表明,科研实践[8]、学术氛围[9]、团队建设[10]等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成长有较大作用,对外学术交流机会偏少、研究机会不足等是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1-12],而科研平台则可提供这样的机会与途径促进科研建设。在高校内部加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助力研究生科研已经成为普遍共识[13-14]。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我国当前运行的55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有249个依托高校建立。截至2017年1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的6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中,有20个依托或联合高校建立,高校科研平台的引导地位日益显著。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8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以及23个校外科研基地。其中,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2011年10月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申报,2012年5月经部批准同意建设的46个重点实验室之一,于2015年2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行,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领域的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这一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建设概述

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服务于农用地质量管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下设农用地质量因素与过程、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农用地质量调查与监测、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5个研究方向。针对我国现实农用地质量与监控中所面临的问题,重点实验室通过研究农用地质量演变过程与形成机理,集成和示范不同类型区农用地质量监测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措施,监测农用地质量动态变化,实现农用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全国农用地产能的持续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5]。目前拥有固定人员5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1人,占54%,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8人,占32%,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7人,其他1人。团队成员年轻化,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一链条中,重点实验室平台是最佳的结合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重点实验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以讲座、科普、客座研究等形式培养人才,同时依托野外科研基地等以野外考察、软硬件支持等方式,将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对外传播。在建立运行的5年时间内,重点实验室每年春季举行为期2天的大型春季学术报告会,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及研讨,2013年编著出版《中国农用地发展研究报告2013》,是全国农用地质量发展领域首部研究专著,之后每年出版年度报告1部。此外,重点实验室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国内学术会议9次,通过科学研究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与资源环境相关专业学生的科研。自2012年5月以来,重点实验室平台下培养土地资源管理、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研究生共356人,1人获得校级学术新星,8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5篇,其中SCI/SSCI 67篇。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家机关,国内外重要研究机构、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以扎实的基本素质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受到同行广泛好评。

2 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更好调查研究重点实验室平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7年1月发放网络问卷64份(cn.mikecrm.com/6KoYvKA),设置逆向问题1个以检验完成认真度,回收有效问卷60份,问卷有效率93.75%。在调查研究生中,女生36人,占56.67%,男生24人,占43.33%,符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男女比例,其中博士21人,硕士39人,基本符合每年招生比例,硕士一年级和二年级人数最多,占65.00%,是参与活动的绝对主力(见图1)。

在参加重点实验室活动的频率统计中发现,重点实验室活动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70%的研究生参加过2~5次活动,13.33%的研究生参加了6~9次活动,有10%的研究生参加活动达到10次以上。在参加的活动类型中(见表1),58人次听过讲座,有39人次参加每年春季召开的为期2天春季学术报告会,有18人次参加了地球日、土壤日、气象日等相关科普活动,14人次参加了农用地质量年度报告的编撰工作,人均参加活动类型2.18种。在这些活动中,100%的同学认为春季学术报告会对自身科研有较大的帮助,51人次认为讲座对科研有较大帮助,比例达到87.93%,在参加农用地质量报告编纂的同学中,有85.71%认为对科研帮助很大。在参与完成度方面,43.33%的同学每次都全程参与了活动,同时会在结束后与讲座嘉宾、其他参与人员进行交流,另有41.47%的同学选择在全程参与活动后直接离开,累计全程参与活动的同学达到85%。在论文成果产出方面,19人已经在实验室的直接或间接支撑下发表了中英文论文,占31.67%,另外有48.33%的同学认为虽然还没有发表文章,但参与重点实验室活动对科研论文撰写很有启发。

图1 问卷查研究生年级分布

类型参加活动类型(选择人次)科研帮助大的活动类型(选择人次)科研帮助率/%讲座585187.93春季学术报告会3939100.00科普活动181266.67农用地质量年度报告编纂141285.71其他会议2⁃⁃

2.2 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重点实验室平台作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有力组织形式,① 整合了相关领域的基地、观测站点、仪器设备等软硬件资源,可为科学研究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活动提供空间,② 集结了一批具有高水平专家学者,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作为智囊智库,为培养专业技术和理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调查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设计了热点方向引导、研究方法介绍、学术规范指导等9个不同促进领域问题及1个综合评价问题,被访者采用1~5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判,5分为非常同意,1为不同意,3为中立态度(见表2)。

总体而言,重点实验室对于科研的帮助得分为4.08分,研究生普遍认为重点实验室平台对自身科研有较大帮助。在热点方向引导、科研视野拓展、求助途径指引三方面,得分超过4.2分,研究生通过平台活动,可以了解农用地质量领域新的方向、领域和热点问题,同时可熟悉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及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介绍、学术规范指导、学术问题解答三方面平均分在3.5~4分之间,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可通过重点实验室平台,在某些具体细节问题上获得一定帮助。仪器设备开放、数据软件共享和活动效率得分在3.1~3.5分之间,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纵向对比科研能力促进评价以及研究生参与基本情况可以发现,重点实验室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呈现三方面作用:“战略式”“参与式”和“交流式”的科研引导。

表2 重点实验室对研究生科研能力促进评价

活动帮助效率为逆向问题以检验回答认真程度,剔除异常问卷后,该得分已经转换为正向得分

(1) 从“战术式”到“战略式”的科研方向引导。重点实验室平台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通过新思路、新形式、新途径扩展建设空间,目前开展的研究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农用地分等定级、综合食物安全预警、农用地质量退化修复、中低等别的农用地质量形成以及基于监测的农用地质量提升与保护等多个方面,在国内外同领域中均属于研究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重点实验室5年间共举办各类国内外专家学术讲座80余次,累计参会人数7 000余人次。从研究生的反馈可见,重点实验室平台在宏观层面的科学顶层设计引导上优势明显。与针对具体问题阅读文献和直接请教导师等具体“战术式”指导不同,重点实验室侧重于国际视野、国家重大需求、学界热点问题的“战略式”引导,同学们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方向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2) 从“参加式”到“参与式”的科研参与引导。参与式学习是增强学生专业身份认同,提升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交互统计参加重点实验室活动和协助组织重点实验室活动次数发现,在参加2~5次活动的研究生中,同时协助组织了2~5次活动的研究生占42.86%,没有协助过的占40.48%,而参加了10次以上活动的同学全部协助组织过活动,协助组织了10次以上活动的研究生占66.67%。可见,随着参与活动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当中,这种从“参加式”到“参与式”的转变,说明重点实验室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建立学术主人翁意识。同时,在未来参与意愿调查中显示,91.67%的同学以后愿意无条件协助重点实验室组织活动,认为这是一很好的学习机会,另有6.67%的同学愿意协助,但希望在综合测评中有加分。通过参与活动组织实践,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提供了增强了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团队协作的平台,提升了对科研实践和研究的认识,同时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式的科研环境也获得了持续性改善,形成更符合研究生需求的平台活动。当然,学生参与受到时间与精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的激励、师生间的互动与协作也是保证和促进研究生参与的重要机制。

(3) 从“聆听式”到“交流式”的科研方式引导。交流沟通可以有效促进研究生科研。传统的平台活动多以主讲人输出为主,相互交流沟通较少。但由于中国学生性格特点,不少学生不愿会上当众提问,但乐于在会后与讲座嘉宾或其他参与者私下交流。重点实验室在建立之初,即以“开放、流动、竞争、联合”为团队运行机制,特别强调相互交流与讨论,每次活动均预留20%左右的时间供学生提问,同时在春季学术报告会中举办研究生参与的报告专场,鼓励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深入交流。将科研成果指标与活动参与完成度进行交互分析,在每次都全程参与重点实验室活动的51名同学中,有25名在全程参加后直接离开,26名同学会在会议结束后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在科研成果产出上,以是否发表论文作为区分,会后无交流的同学有4名发表了论文,占16%,而有会后交流的同学中,10名同学已经发表过中英文论文,占38.46%,明显高于会后无交流的同学。重点实验室倡导的“交流式”科研方式,营造了开放、平等的科研氛围,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3 结 语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重点实验室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应发挥培育基地与摇篮作用,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全面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帮助研究生拓展专业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在方向指引、仪器和设备共享、数据和软件支撑等方面为研究生科研提供便利条件,起到“战略式”“参与式”和“交流式”的科研引导作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馈建设成果,加强供给侧改革,进一步通过举办大型精品活动、加强仪器设备开放使用等促进平台建设,推动实验室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1] 王红美, 史佩京, 张 伟,等. 发挥重点实验室优势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3):187-190.

[2] 段 妍, 吴珏珩, 蓝秀健,等. 仪器共享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8):314-317.

[3] 周文辉, 李明磊. 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3):59-65.

[4] 马勇杰. 以研究生为主体实行实验室人性化管理[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35(10): 253-256.

[5] 王青峰, 王 敏, 袁文才,等. 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6):226-227.

[6] 郑宇梅. 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6):239-241.

[7] 赵 琴, 江启峰, 刘小兵. 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地方高校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12):22-25.

[8] 季俊杰. 优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2):13-18.

[9] 高锡荣, 万 倩, 陈玉宝. 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2):114-118.

[10] 李云梅, 李大为, 胡 阳. 团队氛围、团队心理安全感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112-117.

[11] 李志平, 韩惠鹏. 影响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3):13-16.

[12] 黄一岚, 裘晓华.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教与经济, 2009, 22(1):33-37.

[13] 黄晓书, 卫 丽, 李鹏坤,等.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教学科研搭建技术平台[J]. 实验室科学, 2008(1):119-121.

[14] 刘 娜.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基础科学, 2014(1): 38-41.

[15]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用地质量发展研究报告[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猜你喜欢
农用地重点研究生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广东省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快速衔接技术方法探讨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
农用地级别划分的常用方法比较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