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成了一名38岁的小学生

2018-01-29 08:24方成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2期

方成/文

早9点,我来到中关村三小的校门口,此时离约定的家长进校时间还有20分钟,但已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在天寒地冻的北京,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走进自己孩子的课堂更能吸引我们早早地赶来?

当我走进儿子所在的班级时,孩子们正在齐声背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声音清澈明亮。几首诗背诵完后,语文课就正式开始了。执教者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田金竹,一位笑起来会让孩子如沐春风的女教师。晚上我问儿子今天上语文课的感受,他歪着头,认真地想了想,给了我三个关键词,“有意思”“很有趣”“我喜欢”。

我又问他:上田老师的课,会不会紧张?“不会。”他毫不迟疑地答道。为什么?“因为错了也没关系呀!”能够遇到一位允许学生犯错,还能把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赶出教室的老师,真是孩子们的福气。

原本我是以一名一年级小朋友家长的身份走进这间温暖的教室,但在语文课开始后,我觉得自己立马变成了38岁的小学生,和孩子们一起思考、鼓掌、叫好,只是,我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机会。我确实被这堂课给吸引了,不知不觉的成为了其中一员。

我悄悄地注意着儿子的表现,看他举手回答问题、偶尔与同桌说说话、抿着嘴巴做思考状、扭头为同学鼓掌、与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直到现在我还在回味那40分钟,想它到底会给孩子们怎样的影响。我把一节课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我相信,孩子在学校里每一个40分钟的体验,都有关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田老师的这节课刷新了我对小学一年级课堂的认识。这是一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让知识由此及彼,得以拓展和延伸的好课。也是一堂能把学习与生活相联、注重知识运用的语文课。

这堂课的一个重点是识字,田老师用的是图像识字法,看图猜字。这既有趣又有一定的挑战,需要同学们发挥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调动已知来寻求答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不同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比如:有一幅图,描绘的是一个男人在田地里挥动锄头干活的场景,有同学猜是“农”字——他看到的是农民在干农活。有同学猜是“工”字,他的解释是:这个人在工作。最终有同学准确地说出了答案“男”,田+力=男,能把田里的劳动力和男子联想起来。这样的识字方式,让人过目不忘,而且对“男”字的理解更形象。

课堂上的学习并没有止步于认识这个“男”字,更重要的是运用。田老师请同学们来组词,有孩子大声说:男汉子(我想他一定听说过女汉子),带来一阵欢笑。组词后,还有进一步的挑战等着这些六七岁的孩子:用组好的词说一句话。孩子们的回答都基于他们的生活。

学习就是要在孩子们的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我在田老师的语文课上看到了这样一种联系,如何自然而有趣地发生。

田金竹老师

冯小宇/摄

我理解,在教学当中,教应当是为学服务的,不能促进学习发生的教,再精彩恐怕也是无效的。从这堂课看来,田老师集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等角色于一身。她与孩子们一起,从“日、月、明”这三个字出发,用40分钟走完了一段“很有趣”“有意思”的学习之旅。

田金竹老师让课堂留白,欢迎各种意外和可能的到来。她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们,而是笑意盈盈地不断抛出各种问题,启发和刺激他们在汉字王国里探秘。她请两位同学表演“从”字,然后问:“谁能说说‘从’是什么意思?”一位男生的回答引出了汉字书写的避让规则。待同学们知道了三人成“众”后,她又微笑着说:“我的问题来了,众表示的真是三个人吗?”一些学生理解的误区因而得以暴露。用“众”组词,出现了珍重、尊重、种菜等词语,田老师又不失时机的把那些众的同音字写在黑板上——田老师不只是“问题”的制造者,还是问题提出的鼓励者。在学了“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后,她欢快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提问的时间到了,把你们的好问题砸过来吧!”这让我想起普利策奖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说过的一段话,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学到什么了吗?”但他的妈妈当年问的却是:“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伊西多·拉比认为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我想,若持之以恒,儿子和他的同学们也会从田老师的这种鼓励中受益匪浅。

这40分钟的容量超出我的想象,有的看图识字,我这个38岁的人还赶不上那些六七岁的孩子。观察他们的坐姿和表现,孩子们是自在而放松的,偶见一两个同学张嘴打哈欠,但个个都很活跃,没有一人置身事外。用一位家长的话说,“这样的教学形式引人入胜,感觉没有时间走神”。

没有反馈,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田老师会当场检测学习的效果,如,让学生闭眼背诵某段话或者用“火车火车往哪开”的小游戏挑选某一组的同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田老师干脆利落,毫不含糊,我看那些答不出来的孩子,不害怕、不难为情,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说,“我还没想出来”,“我不知道”。这时,也不会有学生发出嘲笑。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了与错误、不知如何和谐相处。如此,他们才能积极地思考,大胆地表达。

我还欣喜地看到,田金竹老师在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Think different”。她希望孩子们能想得不一样。用“明”字组词,在一串的“明天、明年、明月”之后,有学生说“光明”,这时,田老师如同捡到宝贝,兴奋地、大声地说:“大家听到没有,他和其他同学说的都不一样,把明字放在后面了。”“有不一样的吗?”“重复的问题不要提”,“你和前面同学说过的一样,再想一想”,这些提醒和要求,孩子们听得多了,“Think different”的种子也就播下了。

9月1日入学以来,儿子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快快乐乐地回家,没有闹过一点情绪。这让我对他的课堂和学校生活充满好奇和感激。今天,在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我从田老师的语文课上,找到了吸引孩子的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