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那些事
——遇见未来教育

2018-01-29 08:24李赠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班级学校教育

李赠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美国教育界有个很著名的问题:乔布斯之问。乔布斯问美国教育界的人,问美国政府官员:“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最多的,尤其投入教育信息、投入教育网络、互联网的教育,加起来的钱远远超过对公益的投入、对商业的投入。但我们看到公益已经变了,商业已经变了,金融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但是教育似乎还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生变化。为什么?”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没有发生变化。

学校,作为人类进化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与职能场所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从我们国家来看,从私塾学堂到公民办学校,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上课的简易学校,到电子辅助、智能支持的智慧校园,学校,包括学校教育,事实上一直在变化着,“生长”着。然而,为何连教育相对发达的美国还在慨叹“学校没有发生变化”?未来学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展开?

我们非常有必要一同来聊聊未来学校的那些事儿,一同大胆预见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

围墙消失,更多是平台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毋庸置疑,传统的学校及学校教育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在人的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且无可替代的伟大贡献。但也不可否认,正因为太“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因为太“专职人员、专门机构”,学校及学校教育也走向了窄化,走向“围墙内四角的天空”,成为计划经济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进程中最后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一切教与学,一切教育活动只在学校内发生!教师,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教授固定的内容;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所与固定的成员一起学习固定的内容,甚至使用几乎也是固定的程式与方法学习!学校几乎承载了教育的全部意义。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供给的教育资源有限,只能利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以实现最大的教育功效。但是,社会进步到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教育供给创造了巨大的资源,为打破学校这种“固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与必然!

作者(左一)与教职工在运动会上

可以预见,未来学校,一定不再是高高的围墙内的一片紧闭的天地,不再是独立的“单兵作战”式的营地。“学校,只靠教师完成教育目标;教师,只任职于一所学校;学生,只在一所学校完成所学任务”这种封闭式、围墙内的学校教育,一定会被打破、被淘汰!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场景、环境、平台中完成。比如,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不须只在清华大学修完所有专业,只要学分达标,他的课程有的可能在国内其他学校网修,有的可能在国外其他学校研读。一位中小学生,他的学业课程有的可在家中修完,如父母的辅导,有的可在社区或公共场所完成,有的可以在游学旅途中实现,有的可在“云”上远程学习。

总之,未来学校将打破封闭的围墙,成为开放、多元、无边界的立体平台。集群化、社群化、联盟化,将是未来学校办学的主要方向。整个世界都可以是每个孩子的学习平台,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每一所学校的有机构件。

班级隐形,更多是组织

如学校教育之历史功劳不可磨灭一样,班级授课制之历史伟绩也同样不可磨灭。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进行了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的主要观点有:“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

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他是伟大的教育家。然而,他的成功与正确,是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以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教育需求为前提的。但是,生产力不会永远不够发达,无法满足不代表不需要满足, 一旦这个前提被打破,他的“正确”就不再正确。事实上,每个生命的自由生长,才是人类最原始、最鲜活、最永恒的渴望与追求。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四百年来为改良班级授课制的鼓与呼,国内外早已有先行者乘势而为,奔向未来。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吃螃蟹的教育改革先驱与猛将。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与探索堪称中国中学教学改革的优秀典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走班制”和“导师制”,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一改革已历经多年,学生的认可与接纳,证明其改革的成功,证明打破枷锁,让“人的自由生长”“教育的自由呼吸”可以成为现实。

十一学校的成功,代表着未来学校基本学习形式的重大变革——班级将逐步隐形,甚至走向消亡,而校内、校际“自组织”将以不分年龄、打破时空、按需组合、自主发生的极大优势而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走班学习,可以混龄学习,可以与智能对话,可以虚拟学习,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互动,总之,他们将始终处在志趣相投的“自组织”中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知识弱化,更多是体验

面向未来,从学生到学校究竟能做什么?未来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到底是什么?这必将成为全人类重新审视的重要命题。

过去,学生进入学校,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基本上以学习知识为主,育人这一根本目标也基本上以“学习知识”为载体,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除了学校以外,一个人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的确是比较困难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这些人们熟悉的教育名言,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折射出“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今天,随着互联时代、物联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发生,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未来社会,谁也不必再担心缺失知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知识。正因如此,稍激进一点的学者甚至质问:未来社会,还有学校存在的必要吗?当然,这种质问是站不住脚的。不管在多远的未来,学校都将因其特定的功能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表示:“人类与人工智能真正的区别在于‘意识(Consciousness)’。解决问题需要依赖智能(Intelligence),但感知事物靠的却是意识。计算机可以发展出超越人类无数倍的智能,甚至包括情感智能(如情感识别),但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类本身对意识知之甚少,计算机在意识领域将无法媲美人类,不能解决一些人类使用意识和情感感受来解决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生存价值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能力培育”正是未来学校最大的存在价值所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同样指出:“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尊重人、发展人的学校。未来学校将把单纯传授知识的功能交给互联网,教育做只有教育才能做的事情:人和人的交流,情感和情感的沟通,生命和生命的对话,让学校成为点燃人的生命火焰、追求希望和理想的地方。”

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发布了一项关于2030年的学校调查结果,全世界645名专家参与了调查。最后的结论为:教师、讲座或强制课程将被淘汰,今后传统实体学校不再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地方,相反,它成为一种社交环境,学生在这里接受引导,与同学互动,获得各种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由此可见,未来学校将不断弱化知识的“体”层面,而不断地强化知识的“用”层面,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安全、自由、多元、丰富、真实的体验——基于探究知识、应用知识、交互知识的社会化体验,在体验中真正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生共处、学会做人。

教师退位,更多是助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国还更有“天地君亲师”的无尚荣光。这些定义,这些美誉,都是对教师重要性的高度肯定与评价。

未来学校,既然围墙被打破,班级被打破,知识被打破,教师的定义、作用与地位也必将被打破!教师,在未来学校中将担任什么角色?他们的专业职责将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都将一一重建!

未来教师的权威将受到学生的挑战。过去,教师的教育与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一群知识、技术、阅历等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学生,不管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府,都是如此。但是今天以后的学生,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网络时代、智能时代,他们是未来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就算不进一天学校的大门,不参与一天学校的学习,也有可能实现知识、技术、阅历等方面的提升,甚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超越站在讲台上被称为教师的人!

未来教师的工作将受到技术的挑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博士在《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一文中谈到:“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技术代替教师’等观点甚嚣尘上。从某个角度讲,技术肯定会替代教师的部分职能,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让教师从学情分析的苦海中脱离出来。类似这些工作,技术显然会比教师做得更加出色。毕竟在传统条件下,面对班上几十名各具特色的学生,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一对一的学情分析,他们只能依靠经验做出大致推断。但对于技术来讲,一个人和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只要有合适的分析模型,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客观的判断。”

未来教师的岗位需求将受到结构的挑战。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工作都是由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组成。每个教师的专业由心理学、教育学、学科专业构成。也就是说,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一直以来是非常单一的。但是,这种单一的学科型教师队伍,在未来,是难以胜任基于“项目统整”的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球闻名的美国Altschool学校,学校除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外,还有大量的出色的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也就是说,教师的岗位需求,将被重新结构化匹配。美国《教学2030》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师是一种多重身份混合的职业,有不同类型的教师存在,包括精熟教师(master teachers)、专 业 教 师(Professional teachers)、 驻校教师(resident teachers)、学徒教师(apprentice teachers)、辅助教师(adjunct teachers)、个性化教学专家(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specialists)、虚拟教师(virtual teachers)、 社 区 领 导 者(Community leaders)等(Berry et al.,2011a)。在不同的学校,各类教师组合搭配,合作无间,以最大化地利用教师人力资源。”

这是未来学校的教师方向。教师的职业价值定位最准确的不再是引导者、合作中的首席,而更恰切的或许是服务者与助手。

学科无边界,更多是融合

传统学校,与班级授课制对应的是分科教学。班级授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分科教学。当然,班级授课的局限,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分科教学。

分科教学,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分解与分配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其路径指向实质上是培养“专业的人”,如,语文的专业人才,数学的专业人才,体育的专业人才,这与事实上普通大众最终都不可能成为“专业人才”就形成了一对浪费极大的矛盾,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学而无用的知识,浪费了许多学而不用的宝贵时间。试问,我们成年后还有多少学科知识在脑海中记忆犹新?又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少之又少“学科”和“专业”的影子?

学科教学必然被打破,学习必将以融合的方式走向无边界。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内容的不断立体化,未来学习将越来越淡出学科单一化、教师单一化、空间一极化,而走向学习主题化、教学团队化与时空交互化。”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教学”,“将被割裂的学科打通,让一门门学科深井连成汪洋”,勇敢地向分科教学发起挑战,并取得不俗的成绩。钱锋老师到亦小以融合的角度开发的第一个课程《石头记》,师生实践这一课程整整花了60天。“在这两个月里,学生有时在教室里摸石头、敲石头、玩石头游戏;有时则在公园、博物馆游学;有时念《石头汤》绘本,有时在石头上画画;有时讲石头的文学和历史,有时看电影《疯狂原始人》……不止是传统的学科教学打破了,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空间更开阔了。孩子们获得了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协调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

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之一的芬兰教育,其课程改革始终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芬兰国家2016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尤其强调“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基于生活场景的学习,并规定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要参加一项交叉课程模块的学习。”应该说这是面向未来教育从国家意志层面为完善学科教学不足迈出的坚实一步。

综上所述,未来学校必将坚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初心,解放思想、破立体制、运用技术、变革方式、创造平台,不断推进教育回归真善美,回归个性完善,回归生命美好!

猜你喜欢
班级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