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盛
(鲍店煤矿职工医院,山东 济宁 273513)
2型糖尿病又被称作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乏力及肥胖等[1]。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治疗,本文选取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对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讨分析。
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抽取60例,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6±4.27)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54.51±4.29)岁。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比较。
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片×20片)对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口服,0.25 g/次,2次/d。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每次最大服用剂量不可大于0.5 g。
观察组:给予患者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规格50 mg×30片/盒)治疗,口服,服用剂量为50 mg/次,3次/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每次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0 mg。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比较。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DirectView DR3000数字化摄影系统,非结晶硅、拼接板碘化铯,矩阵为3 k×3 k(每像素139 μm)、成像面积为43 cm×43 cm、检测灰阶为14bit,DOE为7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情况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情况比较(±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时间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观察 30 治疗前 10.38±2.04 8.87±0.63治疗后 6.03±0.71a 7.28±0.14a对照 30 治疗前 10.42±1.24 8.92±0.75治疗后 8.52±1.19a 8.86±0.32a
观察组患者有1例呕吐、1例头痛及1例低血糖患者;对照组中2例呕吐、2例低血糖及1例恶性患者。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拜糖平属于降糖类药物中的一种,可对患者的小肠壁细胞、寡糖竞争情况进行有效抑制,同时会同其机体内的葡萄糖苷酶进行逆性结合,从而很好的对酶活性进行抑制,可很好的对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进行控制,让患者的餐后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2]。另外,拜糖平能够对人体内的糖化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并且不会对胰岛素的分泌造成影响,能够降低外周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用药后患者很少会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二甲双胍也属于一种降糖类药物,能够对患者肠道葡萄糖的摄取进行延缓、提高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并且胰岛素出现抵抗情况相对较少,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但是该药物对患者产后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本文对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拜糖平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由此可见临床上使用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拜糖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 杨 璐,孙路路,王淑梅.阿卡波糖对比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房,2015(24):3371-3374.
[2] 赵珊珊,张 焱,刘 阔,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比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2):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