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红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陕西 渭南 715400)
现阶段的血液标本检测工作的不合格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现阶段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医院的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应该制定相应的检验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血液检测,确保血液临床检验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集的血液检测标本5000份,对影响其检验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集的血液检测标本5000份,所有标本有相关检验人员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进行标本收集,并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将血液标本送至化验室进行相关检验工作。
血液标本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送至化验室后,有相关检验人员统一对血液标本进行分类以及收集。在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工作,并对血液标本的外观以及颜色进行观察,并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检测,观察是否有凝血、溶血、采血量少、抗凝等现象的存在。一旦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应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后对标本重新采集。
使用SPSS 20.0软件将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数据是否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在本次抽取50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共281例,约占5.62%;其中,发生溶血状况的有38例,约占13.52%;血小板凝块或是抗凝血凝固的有56例,约占19.93%;容器放置不当8例,约占2.85%;采血量过少有90例,约占32.02%;血脂浑稠的有65例,约占23.13%;输液同侧采集有11例,约占3.91%;放置时间过长有13例,约占4.63%。见表1。
表1 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n,%)
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根据对我院5000例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后的结果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其不合格标本有281例,约占5.62%。通过对检验过程中的出现的不合格问题的记录很统计,不难发现,影响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因素有很多[1],主要是由采血量过少、血小板凝块、血脂浑稠、溶血状况引起的,其次就是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容器放置不当以及输液问题等一些客观因素也对其检测结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2]。其中,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由于行为不规范、态度不认真、对采血量要求不熟悉等,极易造成采血量少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对采血对象穿刺部位用力挤压或者拍打,使得空气进入血液当中,进而引起溶血现象的发生;在血液存放环节,抗凝剂与血液融合不均匀,极易导致凝血现象;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是存放容器不对,都对血液标本的检测有着较大的影响。
综上,只有医院上下全体相关医护人员以及检测人员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的优化与提高。
[1] 李仲来.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60-61.
[2] 吕汉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5):274-275.